一、品系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特性、高产、抗病、抗倒、耐高温的品类。
二、选地与整地
地势崎岖、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地为最佳选择,前茬以小麦、豆类、瓜类为宜。播前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三、田管技术
1.去杂
3叶1心至5叶1心定苗,定苗时去病、去大、去小、去杂株,并用土封严膜孔。按照品系肯定留苗数,紧凑型玉米母本可恰当加大,披散型的可恰当减小。
2.中耕
放苗后与定苗后进行两次中耕,开沟前结合机力中耕除草2-3次。
3.追肥
从苗期至拔节期,叶面追肥2-3次,667平方米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锌200克。
4.施肥
整个生育期需施120个标肥以上,氮、磷、钾比例为1∶0.6∶0.5。其中全层肥占总施肥量的70%-80%,做底肥一次施入,其余作追肥于开沟覆土时施入。
5.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种子在播前半个月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可预防玉米瘤黑粉病和大小斑病的出现。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667平方米喷好力克3-5克预防瘤黑粉病。
6.化调
玉米头水前,对母本667平方米用矮壮素30毫升对水30-40kg进行叶面喷施。因气候或种植管理不妥而引起花期相遇不佳的,于抽雄前对成长偏晚的亲本,667平方米喷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50克混在一起液,连喷2-3次。
7.灌水
按照品系的需水特征、气候情况、土质条件合理灌水。一般全生育期灌水4-5次。尤其以拔节与孕穗水为重点,有利于提升结实率。
8.花期相遇
受品系、气候、土壤及田管水同等要素的影响,花期不遇机率很强,为了使花期相遇良好,在掌握父母本生育特点及调节花期的基础上,对父本错期播种,第1期父本占父本总数的70%,第2期父本占30%。以延长父本的散粉期,提升受粉率。
9.收获
当父本授粉10-15天后,准时砍除父本,以增强通风透光,在完熟期集中人力、机力抢收,做到收运一条龙作业。去杂穗,籽粒水分降到18%时,经检验合格后进行机械脱粒。脱粒晒干后,当水分降至13%时清选,定量包装,做到纯度98%、净度98%,光泽、含水量、包装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