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采用棚室种植,当地温回升到2~3℃时,地上部就开始成长,气温在10℃以下时,成长较慢,但叶质充实,叶肉厚,达到12~24℃时,成长旺盛,产量高。棚室在低温时可经过人工保温增温办法提升温度,在高温时可经过人工放风办法下降湿度,使室内温度维护在适宜韭菜成长的范围,韭菜旺盛成长期维持较高的湿度,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能够填补蔬菜上市淡季,充足元旦、春节市场。
韭菜播种时间和办法
当5厘米地温到10℃以上时播种,在长江流域,一般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拱棚育苗。采用新种子播种,播种前将子晾晒2~3天,然后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30℃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用湿布覆盖,摆放于15~2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洗2~3次,经3~4天露白后播种。一般按30~35厘米的行距、20~24厘米的穴距挖穴,在浇足底水后播种,每穴播种50~70粒种子,要求种子在10厘米左右的穴内匀称撒播。播种后覆盖1~1.5厘米厚细土,再覆盖稀疏稻草和地膜,搭竹拱并盖膜。
播种后,一般在出苗前不浇水。 出苗前拱棚温度达到25℃时放风,若温度适宜,播种后6~9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准时揭云地表覆盖物,并随气温升高撤去拱棚。苗期浇水要轻浇、勤浇,经常坚持土壤湿润,当苗高10~15厘米时,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早先酌情再追肥1~2次,并结合中耕锄草进行盖土。如果苗后再进行移栽的,在7月下旬后可订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