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是一种大型的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比较强,在池塘、沼泽地、湖泊、水库和低洼的水田均可栽培。芡实必需在无霜期内成长,喜温暖湿润,日光丰富,耐肥、不耐霜冻和干旱。15摄氏度以上种子开始萌芽,20摄氏度~30摄氏度最适宜养份成长和开花结果,低于15摄氏度基本停止成长。在长江流域地区栽培芡实,大多数采用育苗移栽的办法,芡实有哪些种植品系?什么时间栽培?怎么栽培产量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芡实种植品系和栽培时间
在长江流域地区芡实种植为无刺品系,也成为南芡、苏芡。紫花芡实为早熟品类,一般4月中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结束;白花芡实为晚熟品类,播种育苗时间为4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下旬采收结束。紫花芡实和白花芡实能够搭配种植。
2、芡实能连做吗
芡实不适宜连座,但是能够和养鱼进行轮做,或者与莲藕进行轮做,而且种过芡实的地方,一般要间隔2年再种芡实;芡实前茬不能是另外水生蔬菜。不过池塘、湖泊种植芡实,沿岸能够栽培茭白、慈姑。
3、选择育苗田
播种前要选择适宜的水田做育苗田,芡实对水土条件要求比较高,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盈,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力水平中等以上的水田做为育苗田。
4、浸种催芽
在栽培之前我们需要对芡实的种子进行处理,通常状况下我们是在每年的四月初到四月中下旬的时候进行浸种,将芡实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盛好水的盆中进行浸种,盆中的水深只要能覆盖种子即可,至少要浸泡一周到十天左右的时间,并且在浸种的过程中至少要换三到四次水,水的温度至少要在十五到二十五度左右,这样才能加速芡实种子的出芽速度。
5、播种育苗
在浸种后的地第三天,我们就能够先将要进行播种的苗床预备好,芡实是水生植物,所以我们需要阿静苗床挖到二十厘米深左右,然后注入十厘米足有的水,等到水清了之后将种子轻轻的放入苗床中即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心的是我们时刻要坚持苗床中的水位至少在是到十五厘米左右,详细的需要按照芡实苗的成长状况来加减水。
6、科学假植
假植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栽,这个移栽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重要是换个地方进行新苗的培育。在芡实成长了一个月之后,这时芡实苗大概有三四片叶片了,这时候我们就能够预备移栽了,首先我们需要先将移栽的地处理好,栽培地的水位线放到十厘米左右,然后将芡实苗连根拔起,将泥土洗干净,再将小苗轻轻的插入整好的地中,等到假植后的小苗长出新的叶片之后,就逐渐将田中的水位提高,每次的水深都不能淹没心叶。
7、合理订植
等假植之后的芡实苗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进行定值了,通常是根据每隔三十到三十五厘米左右的距离进行订植。最好就是每亩平均栽种一百五十株芡实为宜,在订植的时候就需要将田间的杂草清除,这样营养物质能被芡实充分的使用,从而加速成长速度。
8、田间管理
我们要观察田间是否缺苗,如果有缺苗的状况要准时的进行补苗,同时如果发现有些芡实苗成长的不佳或者是有病虫害,那么要准时的拔除,并且消毒后准时补上幼苗,其次就是在订植之后田间的水深为三十五厘米左右,而等到芡实成活之后要准时的加高水位,最好是在六七十厘米左右,栽培地的水位最深不能超过一米五,=否则会影响芡实的正常成长。通常状况下芡实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施肥次数大概是在三到四次左右,其中重要是按照芡实详细的成长状况来进行合理的施肥,一般是应用有机腐肥和复合肥,并且结合利用钾肥和尿素,这样能够提升芡实的产量和质量。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我们需要往栽培地加入适量的凉水,以坚持栽培地的水温。最后就是芡实最常见的病害就是叶斑病和叶瘤病,分别能够利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和治疗。
9、适期采收
芡实它的全身都比较光滑,但是在叶片反面是有少量的刺的,所以在采收的时候要比较注意,不然会伤到手,一年能够采收九到十一次左右,通常是在每年的八月份就能够开始进行采收了,一般每隔五六天左右就能够采收一次,要堤防的就是在采收的时候我们采收果实饱满、比较光滑并且颜色为紫红色的比较柔软的芡实,这样的才是成熟了的,如果没达到要求的就留着下次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