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时提升,广大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对于各种绿色、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十分受青睐。那么,栽培绿色无公害蔬菜有什么考究呢?一起来看看吧。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治疗”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治疗为基础,下降病虫源基数,强化健身种植,提升植株抗逆性,和谐运用生物防治和治疗、物理防治和治疗、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防控对策,减少农药利用,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种子选用
购买经检疫合格的种子,避免传入危险性病虫害,选择抗病虫和抗逆性强,并且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和季节栽培的种类和优异品系。
种子处理
温水浸种:
豆科、十字花科种子40~50摄氏度温水浸泡10~15分钟,漂除或杀死混入种子的菌核、线虫卵;茄果类、瓜类种子55摄氏度温水浸种10~15分钟,杀死种子表面和内部病原菌,预防茄子褐纹病、甜椒炭疽病、黄瓜角斑病和芹菜斑枯病等。
催芽处理:
种子催芽过程中利用硫脲、赤霉素、硼酸等药剂和微量元素或结合变温处理,提升出苗率,增强新苗抗性。
清洁田园:
准时拔除病株,清楚腐烂的叶子、茎蔓、果实及恶性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割断病虫传播渠道和减少重复侵害。
土壤消毒:
栽培前菜地深翻灌水并覆盖薄膜,或前茬收获后撒施生石灰并深翻暴晒,灭杀地下害虫卵、蛹和病菌。
培育壮苗:
采用育苗盘或养份杯育苗,增加苗床管理和病虫防治和治疗,培育无病健康苗。
嫁接技术:
抗病砧木品类嫁接育苗技术可防治和治疗茄科、葫芦科蔬菜枯萎病、黄萎病和线虫等土传病害。
轮做倒茬:
瓜果类、叶菜类和葱蒜类等区别蔬菜种类轮栽倒茬或粮菜轮种、水旱轮种,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用控制小菜蛾、黄曲条跳甲、青枯病、枯萎病和线虫等病虫害。
肥水管理:
起高畦栽培,做好田间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或土壤持水量太高,以腐熟有机化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提升植株抗逆性。
物理防治和治疗
灯光诱杀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成虫,害虫种群密度相对上升时开始利用。每15~30亩菜地安装一盏杀虫灯,悬挂高度离地表1~1.5米。
色板诱杀
田间悬挂等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蓝板防治和治疗蓟马等害虫。从苗期开始利用,每亩15~20张,诱板底端距离作物表面10~15厘米。
性诱剂诱杀
成虫羽化期利用公用诱芯诱杀雄性成虫,减少害虫自然交配产卵。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诱捕器每2亩挂1~2个,悬挂高度离菜地1~1.5米,小菜蛾诱捕器每亩悬挂1~2个,底部高于作物20厘米,30~45天替换一次诱芯。
糖醋液诱杀
糖:醋:酒:水按3:4:1:2配成糖醋液,并按5%加入90%敌百虫,用盆盛装放在离地1米的枝架上,每亩放3个,白天盖好,晚上揭开,诱杀斜纹夜蛾、甘蓝夜蛾、斑潜蝇和小地老虎等害虫,7天替换一次糖醋液。
防虫网阻隔
育苗场和温室栽培棚室覆盖遮阳网、防虫网可有用阻隔鳞翅目和烟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直接危害,同时可以预防和减轻昆虫传播病毒病的出现。
生物防治和治疗
生态调控
田埂、休闲地保留或栽培白花草、霍香蓟等良性杂草,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物多样性指数,呵护使用瓢虫、草蛉和寄生蜂等自然天敌资源。
施用生物制剂
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阿维菌素、多杀霉素防治和治疗小菜蛾、菜青虫、斑潜蝇等;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防治和治疗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噻唑锌、新植霉素防治和治疗软腐病、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
鱼藤、天然除虫菊、巴豆、苦参、苦楝、川楝、烟碱等防治和治疗菜青虫、蚜虫、粉虱等害虫。
化学防治和治疗
按照病虫产生危害特征,抓住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和高效施药器械,适期、适量和交替轮换用药,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种子消毒
用福尔马林、多菌灵和磷酸三钠等药液浸种,或用种子干重0.3%~0.5%的敌百虫、马拉硫磷、百菌清和多菌灵等药剂拌种,或晴天使用日光紫外线杀菌作用晒种消毒,预防苗期猝倒病、炭疽病、细菌性斑点病、枯萎病和病毒病等。
大田防治和治疗
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喷施氯虫苯甲酰胺、灭幼脲等药剂。
黄曲条跳甲:选用啶虫脒、敌敌畏等喷雾防治和治疗成虫,用辛硫磷撒施或淋施防治和治疗幼虫。
豆荚螟:在花期或幼荚期,选用溴氰菊酯等防治和治疗。
瓜蓟马:在初孵幼虫聚集危害时,选用吡虫啉、啶虫脒、乙基多杀霉素等药剂防治和治疗。
蚜虫、粉虱: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防治和治疗。
叶斑病、炭疽病、丝核菌腐烂病:选用甲基硫菌灵、代森锌、百菌清、多菌灵等药剂防治和治疗。
软腐病:选用代森铵、噻森铜等药剂防治和治疗。
疫病、霜霉病:选用代森锰锌、嘧菌酯等药剂防治和治疗。
褐纹病: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甲霜锰锌等药剂防治和治疗。
病毒病:做好蚜虫、粉虱等传毒媒介的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