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的栽培时间需要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品系特点、设施条件以及全年栽培茬口安排,制定适宜的莴笋栽培时间。长江流域的莴笋露地越冬,以春莴笋为主,一般于第一年秋天9~10月播种,40~50天当苗具5~6片真叶订植,冬天能够安全越冬,次春返青后有充分时间成长叶丛,4~5月收获就能获得高产。
莴笋的栽培环境
1、莴笋是半耐寒的蔬菜,喜冷凉,稍耐霜冻,怕高温,炎热季节成长不良。
2、莴笋是长日照作物,光照丰富;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敏感,适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栽培。
3、莴笋的根系浅,吸取能力弱,对氧气要求较高,栽培莴笋的土壤以砂壤土、壤土为佳。
莴笋栽培的田间管理
春莴苣以苗越冬,前期成长缓慢,需肥量少,栽后浇一次稀粪水,如实行间套作不能施底肥时,年内应增施1~2次为粪,亩施1000~1500千克,结合中耕疏土,促进根系成长。冬前要抑制肥水,防止疯长,增强耐寒力,安全过冬。开春后,茎叶快速成长,进入连做期后,准时中耕松土,提升土温,结合追肥一次,亩施30%人粪尿1000千克。植株封行后茎部肥大加快,需肥量多,重施2~3次追肥,合计人粪尿2000~3000千克或尿素30~40kg,保证茎部膨大。施肥不能过迟,以免酿成茎部开裂。
1、选择良种,低温催芽,培育壮苗。选择耐热性强、对日照反应迟钝、不易抽薹的高产品系,如特耐热二白皮莴苣等。6月下旬播种育苗,苗床选择在地势高燥、土壤肥沃的地方。播前浸种催芽,以利出苗。办法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洗净并用纱布包好置于冰箱中,通过~3摄氏度至~5摄氏度处理24小时,将结成冰块的种子放到室内阴凉处,让其逐渐融化,经3~5天种子80%露白即可播种。也能够将浸湿的种子吊到水井内距水面30厘米处催芽。种子出芽后掺少量细沙匀称播种,每平方米播种2~3克。播后浅盖养份细土,畦面平铺遮阳网,补足底水。畦面上方小拱棚架覆盖遮阳网和农膜,遮阳保湿促出苗。出苗后撤去地面遮阳网并撒干细土稳苗;棚架上遮阳网晴天上午8点后盖、下午5时后揭去;阴天不盖,下大雨天气准时盖上遮阳网和农膜;2片真叶后逐步减少覆盖时间,苗期堤防防治和治疗地下害虫与蜗牛。小苗苗龄22~25天移栽。
2、合理密植,遮阳保湿。7月中下旬莴苣苗4~5片真叶展开后,选择傍晚或阴天带土移栽,一般行距33厘米、株距30厘米。堤防大幼苗分级移栽,栽后浇足活棵水,棚室架上覆盖遮阳网,促使缓苗。
3、施足底肥,准时追肥。莴苣从订植到采收1个多月时间,若缺肥,植株会成长不良,易产生先期抽薹征象,产量和品质降低,所以底肥要足。一般亩施腐熟人畜粪2500~3000千克、或腐熟鸡粪1000千克,45%氮磷钾复合肥25~30kg,耕翻整地做畦。莴苣醒水活棵后酌施1~2次稀粪肥,促使小苗成长。连做期后肉质茎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每亩冲施15~20千克尿素。
4、适时采收。当莴苣心叶与最高叶子的叶尖持平时,即可采收上市。一般亩产量1800~2000千克,收入3000元左右。
莴笋栽培的病害防治和治疗
莴笋重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灰霉病,以防为主,在满意莴苣成长的适宜温度(白天不超过24度,夜间不低于10度)下尽量加大通风,在湿度偏大的状况下,准时通风散湿可避免病害产生,一旦发病,按照病情准时用药,以防病情蔓延。
1、霜霉病:抑快净2000~2500倍液喷雾,安克2500倍液喷雾。
2、菌核病:速克灵1000倍液喷雾,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
3、病毒病:病毒A500倍液喷雾,菌克毒克1000倍液喷雾。
4、灰霉病:施佳乐800倍液喷雾,腐霉利600~8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