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因其品类繁多,所以叶形、花型、花色变化极大。要使种植的菊花花形大、颜色美、叶色绿、高矮适中、体态均匀,务必抓好以下几项技术办法:
一、适时控肥菊花喜肥,若施肥不妥易导致疯长,施肥过量,则株高叶稀,因此底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追肥不可过早,如果叶子小而薄、叶色泛黄,可多次喷施0.1%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如发生缺磷、钾肥等症状,应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立秋后至开花前,肥水宜充盈,其浓度要逐渐加强,并应堤防增施磷钾肥,可使花色正、花期长。
二、恰当控水 要让菊花长得矮壮、节密、叶肥、不赤脚,控水是唯一的有用方法。盆菊浇水要适期适量,即使是成长旺盛期,每天的浇水量也只需坚持到白天晌午蒸发所需的水量,即每天早、晚给叶子喷一次叶面水。
三、适盆换土菊花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一般需要换盆2—3次。小苗期移栽在直径约12厘米的小盆养护,壮苗期换入直径约15厘米的盆内培养,花蕾分化前再换入直径约20 厘米左右的盆中培养,这时应适期加施肥料,只有这样,花盆逐渐增大,盆土逐渐增多,才有利于提供各个成长发育阶段所需的适量水肥。切忌大盆养幼苗或小盆养大苗。若发现枝叶过盛,可去除一些宿土或须根。
四、准时摘心 准时摘心可促发侧枝,有用地压低株高。盆栽的摘心时间和次数,因区别选形艺术而异,一般留4—7朵,菊苗定值后留4—5片叶摘心,等其侧枝长出4—5片叶时,每个侧枝再留2—3片叶进行第二次摘心。
五、抹芽疏蕾 菊花壮苗期,萌发出很多腋芽,需准时用手指捏掉,否则消耗大量营养,且能发出很多小侧枝,使植株显得杂乱无章。孕蕾期,在顶蕾下的小枝上有时发生旁蕾,除因需要保留的以外,也应及早去除旁蕾,促使顶蕾肥大。
六、养好脚叶 俗话说“鲜花还需绿叶配”。做到适时扦插,在盆菊成长时期,合理施肥、浇水、预防病虫害,即可避免脚叶枯黄脱落,又可 保证叶子青秀,提升观赏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