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喜欢成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酿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量沙质的土壤时而酿成水分和营养的流失,使芦荟的成长不良。
芦荟怕寒冷。如果低于0摄氏度,就会冻伤。在5摄氏度左右停止成长,它成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摄氏度-35摄氏度,湿度为45%-85%。应用棚室保温种植将解决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芦荟的越冬问题。
芦荟和全部植物一样,需要水分,但最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佳的状况下很容易叶子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芦荟在15摄氏度-35摄氏度左右成长最快,3-10月份,中国大个别地区都符合这个温度。这时期要增加管理,多次松土锄草,可促使土壤的通气性,加快转化土壤营养,促使根系发达,提升抗病能力,达到迅速健康生长。
适期浇水是炎热夏天特别要小心的。芦荟喜光耐热,但在夏天温度高、降水少时也要避免干旱,恰当地浇水可获得更高的产量。浇水酿成不能过多,一般5-10天浇一次即可。成长旺盛期土壤中养份不时被株体汲取,如准时追肥就会影响芦荟成长。有机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芦荟成长受了影响后再施肥,这样就来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过量,不要沾污叶子,如果沾污要用清水冲洗。栽培三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摘了。三年以上的叶片药用价值更高。采叶时一般要从植株下部开始,成熟的叶子顺热肃下,不要损害植株,并昼坚持中体完整。因芦荟叶中水分占96%以上。破坏的叶体中的汁液流出,对其营养物质是个损失。其它破坏的叶片也不易保存,还会影响另外叶子存放。
到了秋天就要抑制浇水,可采取喷水的对策,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很容易烂根。秋冬天节除了小心保暖,还要堤防尽量让芦荟多见日光。室内盆栽芦荟能够放到避风向阳的地方。如果温度较低,能够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点早先,3下午点以前进行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