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甜5号超甜玉米是由广西自治区种子公司于2002年初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合浦县通过2003-2004年两年的试种,该品系体现外观品质好,皮薄渣少、饱满、柔软、蒸煮食味口感好等优点。从栽培到鲜苞采收需88天左右,株高230cm左右,穗位高85cm。植株根茎茁壮,抗倒伏力、抗病性较强。果穗圆锥形,长约19cm,苞叶较绿和慎密。667平方米产量73.5千克。2004年已经广西区审定。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和整地
以选择pH值6-8、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排水方便的沙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佳。前茬最好是豆类、十字花科蔬菜。
选择栽培地块还要特别小心隔离。隔离办法有两种:①空间隔离。在没有障碍物的平原地区,要求栽培区外围400-450m范围内不能栽种其他品系的玉米。如有树林、山岗、高秆作物、围墙等屏障,可恰当缩短间隔距离。②时间隔离。采取错开播种期对策来防止与其他玉米品类的花期相遇,播种时期隔20-25天。如大面积成片栽培,可恰当下降隔离标准。
适耕期要把地整平整细,顺风向起畦,要求畦面宽1m(包沟1.3m),高15-300m,田块四周开好“三沟”(即田中腰沟、环田沟、田外排水沟),以便灌溉和排涝。667平方米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锌1.5-2千克作底肥。
2 适期早播
春种以1月底2月初播种较为适宜,4月底5月初收获;秋种以7月底8月初播种较为适宜,10月中下旬收获。栽培密度不能过大,肥力中上的地块667平方米栽培3300株,肥力较差的地块667平方米栽培3500-4000株。每畦种双行,小行距为60cm,株距为33cm,每穴2-3粒,适宜浅播,并力求一致,然后准时用细土覆盖3cm厚, 保证全苗。
当甜玉米长到3-4片叶时减苗,5-6片叶时定苗,按照去弱留强的原则,每穴只留1株壮苗。
3 合理施肥,准时灌水
掌握好“轻施苗肥,巧施攻秆肥,重施攻苞肥”的追肥原则。定苗后,当苗长到4-5片叶时,准时追肥,每667平方米可施用进口三元复合肥5公斤、尿素5公斤。在拔节期(7-8叶),施好攻秆肥,每667平方米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千克,并结合中耕准时覆土防倒伏。在大喇叭口期(即在抽雄10天前)重施攻苞肥,在双行植株中央开沟施下,每667平方米施进口三元复合肥15千克、尿素5公斤,并结合中耕锄草进行大盖土。以上每次追肥后都要准时灌水,小喇叭口至灌浆期是需水关键期,遇旱一定要准时灌水,以防受旱。
4 准时除去小分蘖和多余的雌穗
甜玉米具分蘖、分枝特征,因此常会发生多穗征象,为保证果穗的产量和等级,必需在拔节后期准时摘取失效分蘖和多余的果穗,每株只保留先抽出的第一个果穗。为了不影响甜玉米的正常成长,操作时尽量防止损害主茎和叶子。
当雌穗花丝长到2cm长左右呈绒球状时是进行授粉的最佳期间,在晴天8∶00-12∶00,露水干后进行,做到边采边授,以利结实。
5 病虫鼠害防治和治疗
①病害重要有大小斑病(叶斑病)和纹枯病。大小斑病是真菌性病害,可用75%达科宁100g对水50千克喷雾或75%甲基托布津100g对水50公斤喷雾。纹枯病又名烂脚秆,可667平方米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ml对水喷雾或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进行茎叶喷施。
②虫害重要是玉米螟,重点是以预防为主,在大喇叭口期、心叶期发现花叶时,准时用40%辛硫磷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倍液灌心或喷雾防治和治疗,也可用Bt2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
③鼠害重要在播种期和收获期前10天进行重点防治和治疗,可用绿亨杀鼠剂拌老鼠喜欢吃的食物来除鼠。
6 适期采收
一般状况下,超甜玉米在授粉后21-24天采收为宜,或在果穗吐丝后15-20天,当花丝萎缩变黑时也为最佳采收期。采收后切除穗柄、花丝及长叶子,尽量多留苞叶,准时上市以防糖分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