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叶秋海棠又名彩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肥厚粗壮的肉质根茎多平卧于地下。叶柄具绒毛,直接从根茎上抽出。叶阔卵形,先端尖锐,叶长20厘米至30厘米,宽15厘米至20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脉具毛。叶子色彩明艳斑驳,依品系的差别,分别呈银白、灰白、红、紫、褐、绿及黑等颜色,甚至在一片叶上还有不一样颜色斑纹或色块。聚伞花序生于叶腋,小斑白色或淡粉色,不引人注目。
同属中还有一种铁十字秋海棠,亦为观叶佳品,其叶近心形,叶面长有独特的疱状凸起,叶色黄绿或浅绿,沿叶脉有好像十字形的铁褐色斑纹,其他特点和种植、养殖办法均同观叶秋海棠。
观叶秋海棠原产印度,有许多是人工培育出的园艺品系。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忌干旱与闷热潮湿。成长适温15摄氏度至25摄氏度,在此条件下坚持盆土湿润,不要等盆土完全干透后再浇水,否则对植株有致命的影响,但也不能盆土长期积水,以免酿成烂根。成长期给予较高的空气湿度,可向植株喷水或将花盆放在鱼缸上方,以避免因空气干燥而导致的叶尖和叶缘枯焦,但水珠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叶子上。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夏天堤防通风良好,防止暴雨淋击和烈日暴晒。冬天放在室内光芒敞亮处养护,减少浇水,温度不可低于10摄氏度。每年的3月至4月换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并含有充溢的腐殖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土加1/3的粗沙或珍珠岩、蛭石,其它掺入少量腐熟的鸡、牛粪作底肥,换盆时去除旧土和腐烂的根,用新的培养土栽种,并在盆底垫上一层瓦片或碎卵石,以利排水。
观叶秋海棠的养殖用分株或叶插。分株可结合春天换盆进行,将根状茎分切成数段,每段都要带有新芽和2片以上的叶片,待伤口稍晾干后分别栽于盆中,栽植深度以根状茎上部与土面平为宜。叶插可在夏天剪取健壮成熟的叶子,用锋利的刀在叶背主脉分枝处切几刀,然后平铺在扦插床的沙面上,为 保证切口与沙面接触慎密,可在叶子上压几块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早先坚持介质和空气有较高的湿度,在半阴的条件下,4周至6周后各切口上部发生芽丛,下部生根,等根和芽稍大部分后就可将各芽丛分开栽种。为节省插床面积,也可将叶子切成三角形,并使每片小叶上都带有一条重要的叶脉,再把小叶直立插于土中,早先小叶子的基部切口处生根发芽,可连老叶子一齐栽植于小盆中,即成为新株。
观叶秋海棠品类繁多,各具特色,纵然花朵不大,颜色也不那么明艳,但其硕大的叶子色彩烂漫,是非常美丽的观叶植物,用于装饰居室的几案、窗台等处,自然时尚,成效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