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花木的植株,一年常常有三发(春、夏、秋),而秋梢常于7月下旬的“大暑”萌发,到8月下旬的“处暑”发育成熟。9月上旬有寒流袭来,使它减缓了养分成长进程,渐渐进入假性休眠期和孕育期。到11月上旬的“立冬”,正是10月“小扬春”,气候又转暖,有的植株还能够萌发难以越冬的冬梢。南方地区在“立冬”前后,花卉的成长基因还有可能活跃。在“白露”与“秋分”之间的9月和10月,北方逐渐有内陆的冬天风的侵袭,气温将逐渐降低到十几℃,但还适于花木成长。如果我们选择在9月上旬“白露”即南花假性休眠期,在北方引种南花,使它在新的环境里逐渐适应,成长新根一个月左右,到10月上旬“寒露”日趋冰冻时,南花已有足够的生命力来抵抗严寒了。
种植南方花木要一定条件:要微含酸性的疏松土壤,PH值5—8.5之间;成长适温是10—25摄氏度。最大耐寒力—10,C。越冬做好防寒办法。土壤是能够改良的,可用磷酸二氢钾下降水土PH值。空气湿度可喷水调节。只要我们因地、因时、因势根据南方花木的生态条件和生物学特点来种植,南方花卉在北方就能够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