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时随意施肥:庄稼的耕种,就是人工栽植植物,以获取有经济价值的某种器官。例如,我们栽培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优质籽粒;栽植白菜、芹菜、甘蓝等叶菜类庄稼,则重要收获的是其茎叶器官;至于西红柿、黄瓜、苹果等作物,我们需要的是其果实。这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器官,因为所成长的位置差别,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种类及其比例,也常常不一样。小麦和玉米对氮和磷需求量大;白菜、芹菜等叶菜类更喜欢氮和钾;苹果、西红柿、黄瓜等不能缺少钾和钙。同时,同一种庄稼差别的成长期间,需要的营养物质元素也不同,苗期需要较多的磷,迅速成长的开花前需要大量的氮和磷,果实开始膨大前要有足量的钾。其它,差别的土壤或差别的耕种历史、产量水同等等,也对施肥有详细的要求。但是,许多人施肥的时候并无堤防这些庄稼的真实需求,施肥时间、肥料种类上的选择,常常取决于自己的感觉,这显然是过失的;
2、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耕种经验。在化肥缺少的年代,限制庄稼产量高低水平的关键要素是养分供应数量上的保证,农家肥的营养物质种类多但每一种营养物质元素的含量很低,因此,要想庄稼有更高的产量,毫无疑问,就得“粪大水勤”。但是,如今的化学肥料种类多,养份元素含量高。施肥,就不能照搬这句老话了。否则,带给我们的后果不只是金钱上的浪费,庄稼生理性障碍、农产品品质降低、土壤性质恶化,会随着肥料的滥用展现给我们;
3、不小心复合肥氮磷钾比例:复合肥,有15:15:15之类的氮磷钾配比相同的,有25:5:15好像的高氮中钾低磷的,有25:0:20之类的高氮高钾的,也有10:30:5之类的高磷型。之所以有这么多差别配比的复合肥种类,就是要按照作物种类、生育期等选择合适的配比满意庄稼的真正需求。但好多人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引起庄稼本来需要的满意不了,不缺的却继续加强;
4、不了解肥料的化学性质:同样是以补充钾素为目的,硝酸钾水溶性好,在庄稼成长时期冲施或撒施更合适,但不宜底施;硫酸钾更适合底施,追施的肥效会来的慢个别,也不适合冲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或冲施更合适。复合肥按照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加工工艺又分为硫酸钾型、含氯型、硝硫基等等类型,芹菜、小麦、玉米等庄稼对氯不太敏感,考虑到成本,能够选用含氯的复合肥,西红柿、黄瓜、马铃薯等庄稼最好改用硫酸钾型或硝硫基复合肥。其中,硫酸钾型复合肥最好用做基肥,硝硫基复合肥除了做基肥外,也能够追施。但生产中,冲施水溶性不太好的普通硫酸钾型复合肥的事情并不少见;
5、施肥方式错误:常言道,氮肥深施,磷肥分层施用。但如今的许多农民不论是追施碳铵、尿素还是磷肥的时候,就是地面撒施后浇水或直接把肥料化到水里冲施。先不说碳铵、氯化铵之类的速效性氮肥施在地面后其中的铵态氮很容易挥发流失,可以被植物根系汲取到的氮素很少,常常只有所撒施的10%左右,浪费之严重可想而知。尿素本身是不能被植物汲取的,要首先被在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协助下转化成铵态氮早先才能被庄稼汲取。土壤微生物的运动需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才行,试想,撒施了尿素早先立刻浇水,土壤中微生物泡在水里如何可以运动呢?得不到准时的转化,意味着不能很快被汲取,这些晾在地面的尿素要么被水带到土壤深层地下水中,要么逐渐散失到大气中去,使用率很低。
6、施肥部位不妥:庄稼根系汲取养分和水分的详细位置是毛细根,老根汲取能力很弱或没有。这些毛细根分布在新生的根上,基本上处于根系的底部,也就是在耕层的下部,或树冠外沿对应的下部。但许多人施肥的时候常常把肥料施在植株的基部,甚至紧挨着茎秆,这样做得后果,轻则肥料使用率降低,重则形成肥害;
7、分不清基肥、种肥的涵义:基肥,就是施用在土壤耕层底部,供应庄稼全生育期营养物质汲取的基础性肥料,施用量较大,一般在旋耕地之前撒施,或多年生果树秋天深施。种肥,是指施用在种或苗的周围,补充庄稼苗期的养份,施用量很少,一般在播种或定值的时候施用。但是,许多农民搞不清楚基肥和种肥之别,时而是播种或定值的时候施入大量的肥料,结果是烧苗、出苗率低、根系下扎浅、不抗倒耐寒抗旱;
8、追施肥料的措施欠妥:追肥,就是在作物成长时期,准时补充个别庄稼需要的养份。追肥的办法分为土施和叶面喷施。土施又分为撒施、沟施、滴灌、冲施等对策,有条件的地方滴灌或公用施肥机械当然好,选择水溶性好的肥料冲施也行,水溶性不佳的要沟施或穴施了。当庄稼成长到中后期的时候,根系逐渐老化,汲取和输送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此时,最好采取叶面喷施的办法来补充营养物质。生产中,许多农民也没有此类常识,当西红柿或黄瓜已经接近拉秧,植株长势显著衰老的时候,为了加强采摘量,常常继续冲施大量肥料。
总之,合理施肥,要堤防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别、在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施用量、简便还要准确的施用办法、施到最佳部位等等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