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肋草是天南星科粗肋草属(Aglaonema spp)的通称,这属植物多原产于热带亚洲地区,喜好温暖气候,但耐寒力差,多年生常绿性草本植物,原先统计约有50余种,再通过多年的育种杂交,目前的品系应远超过这个数字。
粗肋草属的植物体型属中等,株高多在50-60公分上下,根群不深,具有地下根茎,能够萌芽生出分株来,叶为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叶柄基部鞘状,中肋两边常不等大,而且与黛粉叶比较起来叶宽相对较窄,植株多呈直立性,叶面上常有银灰或另外色彩斑纹。雌雄同株异花,单性花,佛焰花序,佛焰苞淡绿、黄绿或黄色,结果时便脱落,单性花,雌花在花序下部,雄花在上部,均无花被,受粉后会结出桔红色或鲜红色浆果,每果有一粒种子。
种植以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砂质壤土为佳。种植处宜荫蔽,忌强烈阳光直射,日照约50%-60%生育最梦想。施肥可用含有均衡的氮磷钾,适用于一般植物的正常发育的花肥,春至秋天间每1-2个月施用1次,平时可施用氮磷钾配比为25~5~20的花肥补充氮肥,能促使叶色富光泽。性喜高温而空气湿度高的环境,夏季介质要经常坚持湿润但不能积水,积水很容易酿成根部腐烂,冬季温度低于15摄氏度以下时,即有可能出现寒害,低温时应停止灌水让土壤干燥些,也不需施肥。盆栽数年后,植株密集而拥挤,春至夏天间应给予强制分株、换盆,更新培养土,以保生育旺盛。
养殖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春至秋天为适时,成株丛生状,能生出多数幼株,可将它分离另植即成。扦插可剪茎顶或将茎剪成小段,每段约3-4节,扦插于河砂或珍珠岩,坚持湿润,置半阴处,约经2-3周能发根长芽成苗。
粗肋草成长速率中等,耐阴性强,有些种类在极阴暗的角落亦可残存一段时间,所以非常适合放在室内美化环境,所以很多室内墙角布置,都会利用到粗肋草,本属的植物也能够插茎于水中发根成长,所以种植介质除了土壤以外,水耕时可利用发泡炼石、彩色石搭配各种容器,创造出各种变化,是室内布置时的首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