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种植类型中,重要按照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系。”牡丹品系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朝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第二名。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成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在中国种植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充溢。 牡丹系毛莨科落叶小灌木,为常用中药,以根皮人药。牡丹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每亩可收干丹皮500kg。其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择光照丰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平地、坡地均可。土层要深厚、肥沃、疏松。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忌盐。戒地和死粘土。前作以芝麻、玉米等为宜。土壤要求深翻60厘米,整地务求精细,排水务必畅通。
二、种子养殖
牡丹从播种到药材收获需5年时间。第一年秋天用种子育苗,第二年秋天移栽,第五年秋天收获。
1、种子选择与处理 采收种子要选用4年生以上成长健壮、向阳处成长、无病虫害的植株。7月份种子成熟而种果没有崩裂时,及早摘下,摊在室内地上,厚约10厘米,过几天翻动1次。到8月份种果崩裂时扫起,扬弃果壳,把种子收存在布袋中。播种前剔除瘦瘪和色泽不佳的种子,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的新鲜种子,用50摄氏度温水浸泡一昼夜,使种皮变软脱胶,吸水膨胀,这样易于发芽。
2、播种 牡丹要选用新鲜种子作种,种子不要晒干,否则播种后不易出苗。播种时间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5厘米,粒距 3厘米。下籽后盖土压平,稍加镇压。
3、苗期管理 播种后,为避免冬天干早、受冻,应在畦面盖草。翌年2-3月小苗出土前,准时揭除盖草。底墒不足或冬天严重干旱时,应浇水1次。幼芽期要经常松土、锄草、浇水。为使幼芽迅,速成长,健壮,在4月上旬、6月上旬各追肥1次。
4,移栽订植。育苗1年后苗高约15厘米,于秋天落叶后(9-10月)移栽。移栽地需施足基肥。按行株距50厘米×40厘米、深30厘米挖坑,每坑栽大苗1株。填土时使根伸直,根颈部略低于地表1-2厘米,踏紧土壤。若底墒不足,应灌足定根水。
三、药田管理
1、松土锄草 成长时期每年松土锄草10次,坚持地内无杂草,土壤疏松。
2、施肥 初冬或早春,在植株周围挖穴,每株用1千克土杂肥和50克化肥混在一起施入。开花前后再施追肥1-2次。堤防防止肥、泥溅污茎叶。
3、浇水与排水 每次施肥结合浇水。春天萌芽时浇水1次,夏天干旱时也要浇水,入冬前还要浇水1次。雨涝要准时排水。
4、摘蕾与修枝 除留种和售花外,春天现蕾后即将花蕾摘除, 以减少养份消耗。摘蕾要在晴天上午进行。10-11月剪除枯枝、疯长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四、病虫防治和治疗
1、斑点病 是真菌病害。叶子上病斑圆形,直径2-3毫米,中间黄褐色,边缘紫红色,上生小黑点。防治和治疗:①清除病枝落叶;②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10天1次,间断数次。
2、蛴螬、蝼蛄 咬食幼根和根皮,酿成缺苗或成长不良。防治和治疗措施:①在被害株附近人工捕杀;②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危害盛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泼浇;③必需利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
五、采收加工
1、采收 移栽后第4-5年的9-10月份收获。采挖应在晴天进行,把根所有刨出。结合分株养殖,将大根和中等大小的根齐基部剪下运回,准时加工。
2、加工 挖回的牡丹根,先掐去须根晒干即为丹须。将粗根洗净,用瓷片轻轻刮去粗皮,晾晒至软。然后用刀片顺根划切一向缝,剥开根皮,去除木心,再将限皮捏紧,合拢切缝,切成10厘米短截,哄干或晒干。拣净柴骨,分级包装贮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