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北方地区白灵菇的发菌与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时间 : 08-11 投稿人 : 腾扬园艺 点击 :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以形似灵芝而得名。

北方地区白灵菇的发菌与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 特种种植

白灵菇是我国食用菌家族的后起之秀。由于其自身独特的食用及药用价值,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使用阳光温室种植面积不时扩展,可谓产销两旺。但不少白灵菇种植者反映,在发菌和出菇过程中常遇到污染率高,发菌慢,不出菇,出菇晚,出菇率低,菇型差等问题。

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近年来白灵菇的种植实践,就阳光温室白灵菇的发菌与出菇管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一、白灵菇的发菌管理:

白灵菇的发菌是白灵菇种植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菌丝成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白灵菇的产量。如果菌丝长得不梦想,后边的出菇管理再完美,白灵菇的产量也不会高。发菌梦想的菌袋(菌棒)标准是:在发菌过程中,菌丝浓密洁白,菌丝前端整齐一致。菌丝长满菌袋后非常坚硬结实,用力在地上摔有时都摔不开。将其掰开发现有大量白色菌丝。这类菌棒出菇时不但产量高,出菇后期也不会有任何杂菌污染,还可自然度夏秋天出菇。出完菇的袋子经自然干燥后又是梦想的灭菌燃料。

1、温度管理:白灵菇发菌温度管理的原则是:菌袋(菌棒)内的温度应抑制在20—24摄氏度。棚内空气的温度上限为26 摄氏度 。因白灵菇鲜品在11月底前价格较高(20元/千克左右),所以北方地区不少种植者为争取提早上市,8月份就开始生产菌棒并入棚发菌。

因此时气温仍然较高,菌袋入棚后要准时采取降温办法:

①、除降雨及大风天气外温室棚室白天晚上始终坚持通风状态。如温室棚室后墙无通风口要准时打建通风口,通风口的部位高于地表10厘米。塑料棚室的顶端及下边的塑料布和草帘要掀开30厘米以利透风降温。

②、白天晚上阳光温室上边的覆盖物不动(通风处除外),必要时加两层覆盖物。如果责任心不强,棚内温度达到30摄氏度左右,菌袋会大量发生污染。如果10月份早先生产菌袋,阳光温室的温度管理应重要考虑采取个别增温保温方法:

①、白天气温高时通风,晚上不通风。遇到阴天降雨及大风降温天气时不通风。

②、在阳光温室内覆盖一层遮阴率90%以上的遮阴网。这样白天可掀起草帘增温,晚上覆盖草帘保温。

2、湿度管理:白灵菇发菌湿度管理的原则是:湿度越低越好,尽量将湿度抑制在60%以下。如果阳光温室内湿度过大,同样会导致菌袋发生杂菌侵染。阳光温室内湿度的变化规律是白天湿度低而晚上湿度高。抑制湿度的办法如下:

①、阳光温室在摆放菌棒前将塑料布掀开充分通风暴晒。

②、在通道上撒个别石灰块用于汲取水汽。

③、雨雾天不通风。

3、通风管理:

有关专指出,高浓度的CO2可刺激白灵菇菌丝的成长,为了坚持发菌室内CO2的浓度,尽量减少通风换气,此类提法前边对而后边错。对,是.因为有科学依据;错,是.因为脱离生产实际。白灵菇菌丝成长需要足够的氧气,成长量越大氧气需求量越大,所以在白灵菇的发菌生产实践中,务必结合温度和湿度管理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其目的就是加强发菌室内空气中的氧气,坚持空气新鲜并下降杂菌孢子的浓度。除坚持发菌大环境通风透气外,菌棒内氧气的提供也务必充分准时,否则菌丝成长缓慢,袋内原料易发生厌氧发酵。应对方法为:

①、菌丝萌发后在菌袋两头有菌种的位置用经75%的酒精消毒过的大号针扎4个通气孔,以利供氧。

②、菌丝长满菌袋两端的料面应准时将塑料绳去除。这里应小心,只是抽掉塑料绳而不松动或打开塑料袋,以免菌袋两端料面干燥影响后期产生原基。

白灵菇菌袋发菌,如果环境条件调控得当,杂菌污染应在5%以下,30天左右就能够长满菌袋。此时菌袋可进入后熟期管理。

二、白灵菇的后熟期管理:

白灵菇和真姬菇一样,菌丝长满菌袋后务必通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培养,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否则即便创造出菇条件也不能正常出菇。生理成熟期的管理办法和发菌期的管理办法基本相同。袋温在20—24摄氏度,生理成熟期为30天左右。如果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理成熟的时间将会越长。生理成熟期菌袋温度的上限为 26摄氏度,超过26摄氏度尽管生理成熟期能够缩短,但白灵菇菌丝的生活力衰退,产量降低。菌袋的生理成熟过程,其实质是一个菌丝代谢积累养份的过程,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代谢的速度,从而延长菌袋生理成熟的时间。有人认为白灵菇菌袋生理成熟的体现为,菌袋表面发生斑点状菌皮。而白灵菇的生产实践表明,出现菌皮表明菌袋已生理成熟,而达到生理成熟并开始出菇的菌袋不一定出现菌皮。笔者认为,白灵菇菌袋出现菌皮,是.因为在后期培养时期温度较高,光芒较强所致。

在同一个阳光温室内,菌袋没有达到生理成熟所要求的时间与积温,但我们发现仍有少量菌袋产生原基开始出菇。遇到这类状况我们不要急于出菇,而是仍按白灵菇后熟期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如果此时降温出菇,由于多数菌袋仍没达到完全生理成熟,其结果是不但出菇率低,而且产量也低。白灵菇菌袋达到生理成熟前五天进行搔菌。搔菌的办法是:将菌袋两头打开,用已经75%酒精浸泡过的小钩,扒掉料面中间位置直径为3—4㎝范围内的菌种。小心尽量不要损害菌丝并快速将袋口拧死,以防料面水分蒸发。搔菌的目的就是避免白灵菇原基在老菌种块上出现,以便幼菇成长健壮。白灵菇菌袋搔菌五天后进入催菇管理阶段。

三、白灵菇的催菇管理:

白灵菇的催菇管理原则就是人为创造适合白灵菇产生原基的条件,使其出菇整齐,出菇率高。按照北方地区的气候特性及种植季节,阳光温室催菇管理要点如下:

1、温度:白灵菇催菇温度调控的原则是:①、昼夜温差在10摄氏度以上。②、晚上阳光温室内务必有低于10摄氏度的低温刺激,最好能抑制在3—8摄氏度。③、温差及低温刺激的天数在10天以上。详细办法为:白天恰当掀开草帘,室温坚持在15—18摄氏度,最高不能超过20摄氏度。夜间草帘所有打开。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0摄氏度。

2、湿度:白灵菇催菇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坚持在85%—95%。对于阳光温室种植白灵菇,达到这一湿度不是大问题。详细做法为:先将通道上的石灰块或石灰面收集备用,然后在地表和后墙上浇一次大水。此后如果发现湿度不够,可用喷雾器加湿。

3、通风与光芒:白灵菇催菇时,在保证催菇要求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尽量大通风,多通风,通风口昼夜不能关闭。白灵菇催菇时.要求光照度在1000勒克斯以上,这个光照过活光温室种植白灵菇很容易达到。

按以上的催菇办法折腾10~15天,就可看到菌袋两端产生圆柱状的白灵菇原基。此时催菇阶段结束,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四、白灵菇的出菇管理:

1、温度:白灵菇进入出菇管理阶段温度应坚持在8~16摄氏度。温度太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温度太高子实体成长虽快,但菌盖薄商品价值较低。需要小心的是,白灵菇对温度较敏感,如果袋温超过25摄氏度后,原基有可能死亡,此后再想出菇可就难了。

2、湿度:白灵菇出菇阶段湿度坚持在80~90%,不要在菇体上喷水。同时避免菌袋或塑料布上的水珠滴在菇体上,以免产生污斑,下降商品价值。采菇前可恰当下降空气湿度,从而坚持菇体表面洁白。

3、通风与光照:

阳光温室良好的通风是生产优质白灵菇的主要条件之一。优质白灵菇的市场标准是:无柄或短柄,手掌状。如果阳光温室内通风不良,白灵菇子实体可长成倒马蹄形,柄粗长而菌盖小。这样的菇市场价值较低。所以在白灵菇的生产实践中在和谐好温度、湿度的前提下尽量坚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态。通风的目的,就是下降温室内CO2的浓度,促使菌盖的正常发育。因CO2比重较空气大,常沉积在阳光温室的下部,所以生产上要求后墙通风口的部位尽量低些,同时将棚室前边的塑料布掀起10~30㎝,使温室棚室前后出现空气对流。需要小心的是,若遇到大风天气,可准时关闭通风口及放下棚室前边已掀开的塑料布。

生产优质白灵菇还需有足够的散射光,光照度要求在1000勒克斯以上。但不能有直射光照到菌袋或菇体上。如果光芒过强,菌盖颜色变得土[被屏蔽]而非优质白灵菇的洁白色。

4、疏蕾:

当原基长至玉米粒大小时.要准时疏蕾。疏蕾需要大量人工,要提前做好预备,以免错过最佳疏蕾时间。

疏蕾原则如下:

①、菌袋重量在2.3kg以上,菌袋两头一边留一个幼菇,菌袋重量在2.3kg以下,每个菌袋只留一个幼菇。

②、留大菌蕾,去除小菌蕾。

③、留健壮蕾,去除成长势较弱的菌蕾。

④、留下菌盖大的菌蕾,去除柄长的菌蕾。

⑤、留下菇型圆整的菌蕾去除长条形菌蕾。

⑥、留下无斑点无伤痕的菌蕾。

⑦、留下直接在料面上长出的菌蕾,去除在菌种块上发生的菌蕾。

疏蕾时应小心如下几点:

①、疏蕾前应对疏蕾人员现场培训半天。

②、疏蕾时.要用自行车辅条做成的特殊疏蕾工具,每个菌袋的疏蕾都要将疏蕾工具用75%的酒精消毒一次,以免细菌性病害的交叉侵害,

③、疏蕾工具不能碰伤保留的幼菇及幼菇基部的菌丝。疏蕾工作要适期进行,不能过早或过晚。疏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白灵菇的一级品率。每个袋疏蕾后要剪去菌袋两头多余的塑料并按原来菌袋的放置部位放好。

五、白灵菇盖土出菇技术要点:

白灵菇出完第一茬菇的菌袋,在20~24摄氏度的条件下培养10天,再去除塑料袋,可进行盖土种植出第二茬菇。如果管理办法得当,第二茬菇的产量不比第一茬低多少。

1、盖土时间:

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菌袋盖土时间尽量安排在春节以前,这样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升,可在4月底前第二茬菇出菇结束。如果盖土时间过晚,气温较高,二茬菇原基易受热死亡。

2、培土措施:

对于一头出菇的菌棒,可将没出菇的一头朝上立式盖土,对两头出菇的菌棒立式卧式培土都能够。但必需小心,不管是立式还是卧式培土,菌棒间一定留10㎝的孔隙。盖土不能过厚,菌棒似露非露为原则。盖土后浇大水一次。

3、温度抑制:

白灵菇培土出二茬菇的关键是抑制温度。在生产实践中,常常盖土后菌袋发热,幼菇死亡,二茬菇出菇失利。所以盖土后要小心料温的变化,温度抑制在14摄氏度以下,超过14摄氏度要采取部分降温办法。

相关文章

  • 洋葱的储藏保鲜技术
    洋葱的储藏保鲜技术

    洋葱(学名:Allium cepa),别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荷兰葱、皮牙子等,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能下降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粘度,可用于下降血压、提神醒脑、缓解压力、预防伤风。此外,洋葱还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是适合中老年人的保...

    669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知识入门
  • 再述杜鹃花的培植与管理
    再述杜鹃花的培植与管理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天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

    931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科普
  • 樟树造林的五个技术要点
    樟树造林的五个技术要点

    樟树(樟科常绿大乔木)一般指樟组 樟组(拉丁学名:Sect. Camphora (Trew) Meissn.),双子叶植物纲 ,樟科,樟属下一个分组。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小枝和叶极芳香。芽裸露或具鳞片,具鳞片时鳞片显著或不显著,覆瓦状布列。叶互生、近对生或对生,有时聚生于枝顶,革质,离基三出脉或...

    1938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知识普及
  • 曼陀罗种植技术
    曼陀罗种植技术

    曼陀罗(学名:Datura stramonium Linn.)又叫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大喇叭花、山茄子。草本或半灌木状,高0.5~1.5米,全体近于平滑或在幼嫩个别被短柔毛。茎粗壮,圆柱状,淡绿色或带紫色,下部木质化。叶广卵形。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

    923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技术
  • 早竹类种植特性
    早竹类种植特性

    早竹类包括早竹、各种哺鸡竹和尖头青竹等,均是散生的中小型笋用竹,它们的春笋、鞭笋产量高,品质比毛竹好。由于它们的笋芽产生期迟,而且形状小,故不能采收冬笋。早竹类的种植务求基本同毛竹,仅将特征说明如下: 1、种竹的选择和掘取:宜选二年生秆基直径为2-3厘米的竹做种竹,常有几株竹依靠近成长在同一竹鞭上,...

    1196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方法
  • 红檵木扦插养殖
    红檵木扦插养殖

    红檵木一般指红花檵木 红花檵木(拉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红花继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异,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

    1344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禁忌
  • 宽叶落地生根的养殖管理
    宽叶落地生根的养殖管理

    宽叶落地生根又名花蝴蝶,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喜温暖湿润和日光充沛环境,不耐寒,耐干旱。以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为宜。冬天温度不低于8摄氏度。养殖:常用扦插、不定芽和播种养殖。扦插,以5-6月最好,将健壮叶子平放在沙床上,与沙紧贴,坚持湿度。插后1周即能从叶缘齿缺处长出小植株。长成后割切移入盆内。...

    446 种植教学 苗木种植禁忌
  • 四倍体大叶刺槐
    四倍体大叶刺槐

    四倍体大叶刺槐是从国外引进的多个多倍体刺槐优异无性系中,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试验对比筛选出的优异品系。四倍体大叶刺槐是人工诱变的四倍体植株,具有速生、大叶和生物量大的特性,其叶宽为普通刺槐的2倍以上,复叶干重、单叶干重和叶总干重分别是普通刺槐的1.5倍或以上。与普通刺槐相比,四倍体大叶刺槐的树冠更浓...

    1101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知识入门
  • 舟山新木姜子的介绍
    舟山新木姜子的介绍

    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B1.)Koidz.,樟科 Lauraceae。常绿小乔木,高12m。嫩枝、芽鳞及嫩叶正背面均密被金黄色绢毛,老叶下表面贴伏黄褐色或橙褐色绢毛。果红色。分布于浙江舟山群岛,生于海拔150-350m处的丘陵谷地潮湿多雾的常阔叶林中。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

    614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方案
  • 桂花种子的采收及育苗办法
    桂花种子的采收及育苗办法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类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

    2660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种类
  • 香椿种子浸种处理措施
    香椿种子浸种处理措施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斑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能够繁育。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

    1065 种植教学 苗木种植禁忌
  • 迎春水插养殖技术
    迎春水插养殖技术

    迎春花为木犀科落叶灌木,茎细呈四棱形,暗绿带褐色,叶灰绿色,花期为1月至3月,因而有“雪中报春”的美称。迎春花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因其对土壤适应能力强,耐旱,耐寒,耐修剪,利用广泛。迎春花的根蘖萌发强,其一般的养殖办法有扦插法和压条法,而使插穗在水中生根也是一种养殖办法,现介...

    2212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技术
  • 绯牡丹的种植
    绯牡丹的种植

    绯牡丹[别名] 红牡丹、红球、牡丹玉。[学名] Gymnocalycium mihanovichii var.Friedrichii。[科属] 仙人掌科,裸萼球属。[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呈小球形,球径3-5厘米,球体橙红、紫红、粉红或深红色,另有园艺品类黄体绯牡丹。球上具8-12棱,棱上有突...

    2328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苗木种植常识
  • 孔雀木的养殖管理
    孔雀木的养殖管理

    孔雀木(学名:Dizygotheca elegantissima)又名:手树,属伞形目,五加科常绿观叶小乔木或灌木。原产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群岛[1] 。叶面革质,暗绿色,状似细长的手指,具粗齿锯的叶缘,呈放射状着生,交错布列。孔雀木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日光丰富的环境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

    2451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禁忌
  • 锄草剂-高效盖草能(向日葵)
    锄草剂-高效盖草能(向日葵)

    向日葵(拉丁文:Helianthus annuus),属向日葵族,一年生本,高1-3.5米。茎直立,圆形多棱角,质硬被白色粗硬毛。广卵形的叶子通常互生,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 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布列,...

    1572 种植知识 苗木种植方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