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基本结束

时间 : 07-26 投稿人 : 清卓 点击 :

作业更高效。今年全国63万台联合收割机、5.5万个农机服务组织、180万名农机手奋战在夏收夏种一线,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大喂入量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占比超过70%,机收效率大幅提高。农机部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特别是手机APP促进服务供需高效对接,方便机手找活干、方便农民找机用。全国连续5天小麦日机收面积过2000万亩、玉米日机播面积过1000万亩,单日机收面积最高达2751万亩,均创历史新纪录。麦收进度过半、过八成、基本结束用时比去年同期缩短1至2天。

装备更智能。各地大力推广应用“智慧”农机,让调度更精准、作业效率更高效,作业质量更可控、维修服务更及时,为 “三夏”机械化生产注入新活力。越来越多的新型收割机出厂预装北斗定位和工况监测系统,可第一时间精准确定机器位置、诊断故障原因和就近获取维修服务。

生产更绿色。今年联合收割机普遍配备了秸秆切碎抛洒装置,各地推行小麦联合收获—麦秸抛洒覆盖还田—夏玉米免耕播种等绿色作业模式,河南、安徽、山东等地秸秆离田还田率超过90%。河北省投入5200万元支持农机合作社向“精准作业”转型升级,试验示范精准高速播种、变量施肥施药灌溉等高效绿色全程机械化装备技术。山东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亿元,在48个县集成推广深耕深松、宽幅精播等绿色生产模式,示范区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化肥、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10%。

服务更暖心。各地大力推广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及“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一站式服务模式,小麦主产区机收机播“一条龙”服务面积超过1.7亿亩,带动更多农户便捷应用机械化高效生产方式,农民省事又省钱、机手增效又增收。一批骨干农机企业、明星农机合作社主动践行社会责任,积极为贫困农户免费割麦。各省共设立跨区作业服务站3400个,为过往的机收队提供市场信息、机具维修、交通指引等周到服务。

相关文章

  • 红米的营养价值及食谱
    红米的营养价值及食谱

    井冈山的稻田多为山泉水灌溉。因山泉水冬暖夏凉,加上山区日照时间短,气温、水温相对较低,所以一年只生产一季稻谷,而适于这种环境种植生长的稻种,只有红米稻了(又称“高山红”)。红米稻没有早稻,只有中稻或一季晚稻,所以亩产量不高。由于它是山泉水滋润,生长期较长,因此其米质是较好的,...

    357 农业项目 红米 红米行业资讯
  • 两骗子骗走40吨玉米
    两骗子骗走40吨玉米

    两男子制作了假车牌及行驶证骗取他人39.57吨玉米并予以变卖,最终难逃法网。记者9月11日从临泽县法院获悉,该院日前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刘某有期徒刑4年4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判处郑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万元。据了解, 2014年10月初,刘某以其在重庆被骗为由,伙同郑某将其购买的河北省赵某的重型半...

    1046 玉米 农作物种植技术 玉米行业资讯
  • 春油菜花品种介绍
    春油菜花品种介绍

    春油菜花(spring rape)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一年生油菜花。但在春寒地区,需要迟至5月才能播种,早熟品种可在7月收获。主要分布于油菜花不能安全越冬的高寒地区,或前作物收获过迟冬前来不及种植油菜花的地方。中国北方、西部和东北部,以及欧洲北部等高纬度或高海拔低温地带,增以种植春油菜花为主。加拿大...

    1997 农村创业知识 油菜花 油菜花选种育苗
  • 红薯黑豆"豆沙"的加工
    红薯黑豆"豆沙"的加工

    一、原料配方。红薯45公斤、黑豆15公斤、白砂糖20公斤、植物油1.5公斤,焦糖色素0.2公斤,水足量。 二、加工要点 1、原辅料处理:选择新鲜或冬贮的红薯,要求无霉烂、不变质、无病虫害、无芽,去掉两端,清洗泥沙备用;黑豆要求无霉变、无蛀虫、无砂粒,用清水清洗后,以温水浸泡3-4小时;将砂糖用纯净水...

    2468 红薯 农产品知识 红薯行业资讯
  • 关于豌豆的起源介绍
    关于豌豆的起源介绍

    苏联瓦维洛认为豌豆起源中心为埃塞俄比亚、地中海和中亚,演化次中心为近东;也有人认为起源于高加索南部至伊朗。豌豆由原产地向东首先传入印度北部、经中亚细亚到中国,16世纪传入日本,新大陆发现后引入美国。豌豆是古老作物之一,在近东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00年)和瑞士湖居人遗址中发出碳化小粒豌豆种子,表面光...

    2299 豌豆 农产品常识 豌豆行业资讯
  • 水稻苗稻2号种植技术
    水稻苗稻2号种植技术

    1培育壮秧1.1规范秧田。本田建永久性50cm高台苗床地,钢骨架大棚育秧,一般棚长80~100m,宽10~12.5m,高3.3m。大棚燕尾槽开闭式肩部通风或卷帘器肩部通风技术,加强防风建设,培育壮苗。1.2种子处理。用盐水选种,配比为25kg加水3kg盐,可一次性选出20kg种子。捞出秕谷,再用清水...

    839 水稻 农作物种植管理 水稻种植技术
  • 向日葵种植技术之菌核病防治技术
    向日葵种植技术之菌核病防治技术

    (一)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症状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间都能发生,病害症状有以下两种类型。1、立枯型自幼苗开始到花盘形成前都能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

    1675 向日葵 农作物分类 向日葵种植技术
  • 燕麦丛矮病防治技术
    燕麦丛矮病防治技术

    丛矮病的症状特征: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传播途径:燕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传毒,是虫传...

    2433 农产品知识 燕麦 燕麦病害防治
  • 海南藏族自治州青稞新品种喜获丰收
    海南藏族自治州青稞新品种喜获丰收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塘格木、河卡地区是我省最适宜集中连片种植青稞的基地之一。今年,省农林科学院在塘格木东格村推广种植的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昆仑15号”示范田喜获丰收。9月12日,省农林科学院邀请省种子管理站、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2201 青稞 种植项目 青稞行业资讯
  • 四到位培育水稻壮苗
    四到位培育水稻壮苗

    为促进粮食生产高产高效,推动现代化大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前锋农场积极鼓励种植户在水稻秧田管理工作中做好四项到位,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培育水稻壮苗。通风炼苗到位: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促下控上,通风一般晴天在9~10时开始,14~15时闭膜保温。炼苗从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与通风结合进行,并根据温度情况,...

    539 水稻 农作物种植教程 水稻行业资讯
  • 谷物蔬菜豌豆春早熟栽培技术
    谷物蔬菜豌豆春早熟栽培技术

    1.栽培设施及时间 华北地区豌豆的春早熟栽培一般于1月上旬至3月上旬在保护地播种育苗,2月中旬至4月上旬定植在保护地或露地,3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始采收。从3月上旬以后,即可露地直播;于5月初开始采收。在东北地区,春季露地直播,夏季采收。 春早熟栽培的初期在冬末春初,外界温度虽低,但已度过了冬季最严寒...

    1646 豌豆 豌豆种植技术 农产品加工
  • 亚麻苜蓿夜蛾
    亚麻苜蓿夜蛾

    【亚麻苜蓿夜蛾学 名】:又名大豆夜蛾、亚麻夜蛾。鳞翅目,夜蛾 科。分布于苏联、日本、朝鲜、中国、伊朗和叙利亚。【亚麻苜蓿夜蛾寄 主】:为害大豆、豌豆、赤豆、首楷、亚麻、烟草、向日葵、 马铃薯、番茄、棉花等。【亚麻苜蓿夜蛾为害特点】:幼龄幼虫卷食嫩叶成缺刻或 孔洞,大豆结荚后还蛀食嫩英,食害豆粒,亚麻...

    1270 亚麻 农作物分类 亚麻病害防治
  • 玉米种植收益减少 农民增收承压
    玉米种植收益减少 农民增收承压

    今年是东北玉米临储政策取消的第一年。目前东北新玉米已开始上市,企业和贸易商的玉米市场收购价比去年大幅降低。《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黑龙江省青冈县、肇东市等地走访发现,黑龙江象屿农业物产有限公司玉米收购均价0.63元/斤,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0.7元/斤。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市场监测显示,目前黑龙江省玉...

    1647 玉米 农作物种植技术 玉米行业资讯
  • 亚麻产地分布介绍
    亚麻产地分布介绍

    亚麻的原产地亚麻原产地中海地区,欧亚温带多有栽培。中国各地皆有栽培,东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但以北方和西南地区较为普遍;有时逸为野生。亚麻的主要产地纤维用亚麻的主要产地: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1985年世界栽培面积134.2万公顷,纤维总产量71...

    2033 农作物种植技术 亚麻 亚麻行业资讯
  • 对接红薯示范工作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对接红薯示范工作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红薯试验示范展示点—永清县龙虎庄乡朱家营村,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廊坊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大力支持下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示范点采取绿色生产技术,不打药,不施化肥,并多次组织永清、霸州、雄县等周边种植红薯的农户、科技示范户观摩学习交流红薯绿色生产技术。2017年10月20日经田间测产,龙...

    2427 红薯 农产品加工 红薯行业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