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植树因成活率高、长势旺盛而被广泛使用,但人们时而看重秋季的栽培,而忽视了春季的养护,使苗木成活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植苗木的春天养护方法,成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浇水
春天浇水至关主要,笔者经实践认为秋植的苗木在春季浇二到三次水最好。第一次是早春浇返青水,因早春地温回升快,苗木易萌芽,但此时气温极不稳定,萌动的芽易遭遇春寒冻伤,此时(3月初)浇水可有用下降地温,延迟芽萌动,防止其遭到冻害;第二次是清明前后浇成长水,北方春天干燥多风,降水量少,易引起春旱,此时浇水利于植株长叶发根;第三次是5月中下旬,可视土壤商情及天气情况来肯定是否浇,这次浇水不必太多,以浇透土表而无积水为宜,目的是缓和春旱,进一步提供植株成长所需的水分。
施肥
春季是植株旺盛成长期,施肥能准时提供植株需要的营养物质。此时施肥以氮肥为主,并加入适量的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3∶1∶1,这样既可使植株枝叶繁茂,还利于生根。在施用化肥的同时,还可施部分腐熟的圈肥,但不宜填埋过深。这样不仅能达到营养物质平衡的目的,还可有用提升土壤的肥力和疏松度,使植株全面吸取营养物质。
对长势较差的苗木,还可对其叶面喷施肥料,一般多采用浓度为0.5%的尿素。喷施时间在清晨最好,每两周喷一次,间断喷施三次即可见效。
拆除防寒设施
拆除防寒设施应不一样对待。对于较耐寒而采用了根部埋土方法的苗木,可于早春浇冻水时将土挖开;树体缠草绳的苗木可待萌芽时去掉(如草绳间距较大可不拆,继续保留);覆膜的花灌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拆除薄膜,可于早春在南侧打孔,此后每周加强打孔数量, 4月初将薄膜所有拆除。北方春天风大,支架不宜过早拆除,以免使树体遭遇风害,影响植株扎根。春天应准时加固防风支架,挡风障可于春末季风停止后拆除,支撑则可继续保留。
修剪
一般秋天植树都要进行修剪,春天也可视其萌芽及成长状况恰当修剪。植株成长旺盛的可不修剪,树体萌芽晚且长势不旺的要将枝条疏剪和短截。对榆叶梅、碧桃、美人梅等春天开花的花灌木,抹除个别花芽是非常可行的。因为开花需要消耗大量营养,而此时根系尚处于成长阶段,开花过量,不利于树体与根系的平衡,易影响成长,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防治和治疗病虫害
春天是病虫害多发季节,但许多人对春天的病虫害防治和治疗看重不够,致使个别苗木死亡。病虫害在春天应以预防为主,可按照树木生态习性及病虫害的出现规律,采取差别方法。如涂白可有用防治和治疗杨树的溃疡病,准时用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防治和治疗榆树煤污病和桃、李、杏、樱的流胶病等。对个别在树体内越冬的害虫,可采取树干注药、根部埋药等方法加以防治和治疗,达到治早、治了的目的。
防治和治疗闷芽
闷芽是指苗木在应萌芽的时间没有萌芽, 因素多是由秋天栽培过深、地温低、根系成长缓慢而导致的。出现闷芽时,可将植牵连根挖起,重新栽培,栽培深度以土层没过最表层根5厘米为宜。栽培后土必需踏实,勿使其跑风漏气,之后视土壤的干湿程度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