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 )常绿乔木,高15~25米,最高达30米,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树干挺直,3~4米以下的树皮黑褐色,鳞状深裂,叶2针一束,刚硬,常稍扭曲,先端尖。雌雄同株,雄球花卵圆形,黄色,聚生在当年生枝的下部;雌球花球形或卵圆形,紫褐色。球果长卵形。鳞盾呈斜方形,具纵脊横脊,鳞脐呈瘤状突起。种子小,具黄色、棕色、黑褐色不一,种翅膜质。产于中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可作庭园观赏及绿化树种。林木成长较快,材质好,适应性强,可作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造林树种。
樟子松育苗技术要求比较高,苗圃地的选择及苗期管理不但要求严格,而且后期越冬管理更为主要,如果管理不妥,第二年春季则会形成大面积死亡。现在介绍一下苗木的越冬管理。
樟子松苗木对水分要求比较高,为避免土壤冻结时期苗木失水(尤其避免春天苗木地上个别开始萌动,而土壤未解冻,苗根不能吸水,酿成生理干旱),必需盖土越冬。盖土时间不能过早,否则苗木易腐烂。一般在秋天土壤未结动前,即10月末、11月初培土。
办法是防寒前5-6天将苗床灌一次透水,然后把新苗向一个偏向压倒,将步道土打碎,覆盖苗床。覆盖厚度以苗稍所有埋盖为度。翌春4月上中旬土壤化冻时可撤除防寒土。撤土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撤除一半土露出苗稍,第二次所有撤除。撤土后要准时浇水,避免苗木受风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