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学名:Althaea rosea (Linn.) Cavan.),别称一丈红、大蜀季、戎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茎枝密被刺毛。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喜日光丰富,耐半阴,但忌涝。
蜀葵喜日光充盈,耐半阴,但忌涝。耐盐碱能力强,在含盐0.6%的土壤中仍能成长。耐寒冷,在华北地区能够安全露地越冬。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成长良好。
栽培对策:
蜀葵养殖对策:
蜀葵通常采用播种养殖,也可进行分株和扦插养殖。分株、扦插多用于优异品系的养殖。
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种子多少,可播于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采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发芽整齐。而北方常以春播为主。蜀葵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正常状况下种子约7天就能够萌发。蜀葵种子的发芽力可坚持4年,但播种苗2-3年后就发生成长衰退征象。露地直接播种,如果恰当结合阴雨天移栽,既可减苗,又可一次种花多年受益。
蜀葵的分株在秋天进行,适期挖出多年生蜀葵的丛生根,用快刀切割成数小丛,使每小丛都有两三个芽,然后分栽订植即可。春天分株稍增加水分管理。
扦插花后至冬天均可进行。取蜀葵老干基部萌发的侧枝作为插穗,长约8cm,插干沙床或盆内均可。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并置于遮荫处直至生根。冬天前后应在床底铺设电加温线,以加强地温,能够加快新根的发生
蜀葵种植管理:
蜀葵喜凉爽气候,忌炎热与霜冻,喜光,略耐阴;宜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蜀葵种植管理较为简易,小苗长出2至3片真叶时,应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移植后应适期浇水,开花前结合中耕锄草施追肥1至2次,追肥以磷、钾肥为好。播种苗经1次移栽后,可于11月订植。新苗成长期,施2-3次液肥,以氮肥为主。同时经常松土、锄草,以利于植株成长健壮。当蜀葵叶腋产生花芽后,追施1次磷、钾肥。为延长花期,应坚持丰富的水分。花后准时将地上个别剪掉,还可萌发新芽。盆栽时,应在早春上盆,保留独本开花。因蜀葵种子成熟后易散落,应准时采收。栽植3-4年后,植株易衰老,因此应准时更新。其它,蜀葵易杂交,为坚持品系的纯度,差别品类应坚持一定的距离间隔。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等为害,老株及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准时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