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成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种植。栗子营养物质充足,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含钾、锌、铁等。尽管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
栽培板栗投资小,见效快,受益周期长,但板栗结实率低(80%~90%)。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症下药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增施硼肥,效果明显。经试验,清明前后结合施化肥,每株板栗用100~150克硼砂匀称拌入尿素中,在离树干1米左右,挖一条深宽各15~20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匀称施入沟中并随即盖土踏实,结果表明,施硼的比不施的结实率提升8%,单产增近一成,并且籽粒饱满,色泽明艳,品质高。
二、保水护根,严禁深耕。很多农户为了图省事和扩展间套种面积,用牛下板栗园耕地,甚至耕到离树干不足30厘米处,树根不是被耕断,就是被掀起,一年耕2~3次,不仅板栗树成长缓慢,还不利于夺高产。再者,板栗开花结球期也是大量需水期,如遇干旱年份,新根还未长出,老根又被耕断了,不仅结球数降低,空瘪率自然就高,必然引起减产。因此,保根保水,禁止用牛耕翻。
三、适度间套种,以短养长。间套种务必保持板栗和间套种作物两不误的原则,在作物品系选用上,应以矮秆为主,如大豆、药材等。随着树苗的长大(5年左右),可和养殖业结合,间种个别多年生耐阴耐瘠的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