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灰飞虱对玉米的为害重要是传播粗缩病病毒。由于玉米对粗缩病具有成株期抗性,通常在9叶期早先抗性增强,即便受感染发病也轻。因此,玉米粗缩病的防治和治疗应保持以调解播期避病为重点,因地制宜栽培耐病品系和科学防治和治疗灰飞虱为辅的避、耐、治综合办法。
用药剂防治和治疗灰飞虱是抑制玉米粗缩病形成的有用对策之一。麦收前后是灰飞虱成虫盛发期,大量成虫迁入玉米田为害,此时是玉米田防治和治疗灰飞虱的关键期间,重要应选用速效性好、对成虫有用的药剂,并结合利用有一定持效期的药剂。药剂可选用吡蚜酮、稻丰散、毒死蜱、异丙威、仲丁威、高效氯氰菊酯等。值得小心的是,在玉米田利用的有机磷类和菊酯类农药防治和治疗灰飞虱时,应严格抑制药液浓度,否则容易出现药害。一般50%稻丰散乳油利用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应用2000倍液,稀释倍数不能低于1000倍;菊酯类农药一般利用2000~3000倍液。敌敌畏、辛硫酸和氰戊菊酯在玉米上利用易发生药害,一般不要利用。
噻嗪酮往年也用于防治和治疗灰飞虱,但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目前江苏等地的灰飞虱已对噻嗪酮发生了更大的抗药性,该药不宜再用来防治和治疗灰飞虱。生产上应堤防防止滥用药,最好将其与其他差别类型的药剂交替利用,以延缓抗药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