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西藏经济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悠久,西藏农作物品种繁多,有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等。
“青稞作为西藏人民的主粮,如今占本地粮食作物的70%左右。西藏自然条件和气候恶劣,农业生产在自治区成立以前非常落后,粮食产量也较低。”自治区农科院院长尼玛扎西博士告诉记者,西藏大部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低,即使有少数土地含腐植质较多,也因温度低导致微生物繁殖慢、数量少、有机质分解缓慢;部分耕地还存在着农田不平整、耕层较浅、砂性重、石砾多、质地偏粗、易漏肥等现象。
尽管如此,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自治区成立以来,青稞生产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青稞总产量增加3倍多,主要是因为青稞单产提高了近4倍。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支农惠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青稞新品种推广,争取中央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农田灌溉项目。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西藏农业项目投入达13.21亿元,其中青稞生产基地建设投入10.72亿元;2012年粮食产量达94.89万吨,2013年粮食产量达96万吨,2014年粮食产量达98.5万吨,屡创高原农作物青稞的产量历史奇迹。
这些成绩离不开农业科技人员的努力奉献,而尼玛扎西就是其中一位。
尼玛扎西在试验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向农民不断虚心“取经”,只为选育出让老百姓夸赞的优良品种。在“十二五”期间,他带头成立了资源鉴定、育种、栽培、示范推广、产品加工5个创新团队,踏出了一条将青稞做成产业链的创新链,选育出了“藏青2000”等一批优良品种。而这一切只源于一份“注定”:尼玛扎西出生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从小天天吃糌粑,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对父母说,希望以后再也不用四处去以陶制品换青稞种子,想让青稞长得好、产量高,又能产粮、又能产草。这份“注定”变成小小的“心愿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慢慢成为一个坚定的梦想。
尼玛扎西带着这种梦想,于1982年成为西北农大农学系的一名大学生;1985年大学毕业后被选送到北京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进修一年;1992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前往加拿大沙斯克春恩大学进修深造一年的机会;1995年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1999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曾经,国内外科研机构高薪聘请尼玛扎西任职,但是他毅然放弃,回藏工作,从事艰辛的高原农业和青稞研究,培养年轻研究人员。对于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尼玛扎西感到很满足。
从1989年开始,尼玛扎西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青稞等农业相关的研究上。近26年来,他一心钻在科研里,既没有双休日,也没有假期。尼玛扎西说:“不能给自己的生命放假,人生有涯学无涯,人的生命有限,但是做科研创新是无限的,能用科技成果换回无数人的幸福,这是所有科技人员的夙愿和梦想。”
2007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按照“整合力量、统一申报、分工实施、绩效评估”的原则,对“农作物育种”实行了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设立了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青稞专项等科技重点专项。
那时,尼玛扎西就已经担任起首席科学家,带领他的团队不断探索和研究,在农作物种质创新、选育方法和新品种选育以及青稞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尼玛扎西是雪域高原上的青稞专家,也有人喜欢称他为“青稞博士”。
从二十多年前倡导开发青稞β-葡聚糖,几十年执着育成了几个主推的青稞品种。他对青稞的执着就像高原上的雪莲花,在风雪和严寒中绽放美丽的风采,青稞田地是他人生的舞台。他说:“个人的荣誉、金钱、权力都比不上育成一个优良青稞品种的强烈欲望,我要把选育优良青稞品种的梦继续做下去,不断选育出被农民称赞的青稞优良品种,带领团队创造新的育种奇迹,造福西藏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