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点:
1、大苗建园,设立支架。选用2~3年生的矮化砧木或矮化中央砧大苗,要求苗木高度1.3米以上,品类嫁接口以上5厘米处直径达到1.0厘米以上;顺行向每10米左右立一个3.-3.5米米高的水泥柱,分别在1米、2米和3米处各拉一道12号钢丝,同时在每株树旁立一个竹竿做立柱,扶持中心干健壮成长。
2、种植密度及方式的肯定。栽植密度由品系长势、砧木长势及土壤肥力来决意。长势强的品系(富士、乔纳金等)或土质条件较好及平地,采用较大的株行距栽植;长势弱的品系(嘎拉、美国8号、蜜脆等)或土质条件差及坡地,采用较小的株行距栽植。同时,在区别的地区,有区别的栽植密度。一般建议株行距为1.5-2米×3.5-4.5米,每亩74-170株。株、行距的比例为1:2-3为宜,达到宽行密植种植。以肯定好的树行为中心线起垄,垄宽1.2-1.5米,垄高20厘米-30厘米。
3、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栽植前经过开沟深翻、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开沟深度在60厘米、宽度1米左右。经过土壤改良,使根系集中分布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以上。
4、行间生草,树盘覆盖。在果园行间进行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人工生草果园可选用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自然生草果园要准时拔除对恶性杂草。当草成长到30-40厘米时留10厘米左右进行刈割,覆盖树盘。
5、纺锤形整枝,扶强中干。采取纺锤形整枝,坚持中心干的直立健壮成长,整形完成后的树高3-4米,干高0.6-1米,中心干上螺旋着生15-20个分布匀称的侧枝,侧枝基部粗度不超过其着生处中心干粗度的1/4;简化修剪,减少结果枝级次,冬天修剪后的亩枝量抑制在8万条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