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优异品系
小麦籽粒品质、产量性状既受品类遗传抑制,也受种植办法的影响。究其关系:遗传是内因,种植办法是外因。因此选择优异品类是实现冬小麦优质、高产最经济、最有用的手段。我院小麦优质、高产育种起步早,早期选育的烟农15、近期选育的烟优361、烟2801等品系不仅具有亩产600公斤的潜力,而且品质指标也达到国家优质小麦标准。
精耕细耙、培肥土壤
选地力水平在亩产500kg以上的麦田,耕层土壤有机质1.2%以上,全氮0.09%以上,水解氮70ppm,速磷25 ppm,速钾90 ppm。施用底肥标准: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纯氮9公斤, P2O5 11.5kg按P2O5折算为25kg磷酸二铵、, K2 O 75公斤,硫酸锌1公斤,缺硼的地块用硼砂0.5kg。培肥土壤是冬小麦优质高产保证。
精量匀播,创造优质群体
实行精量匀播,下降群体起点。生育前期促早发壮苗;中期减少失效分蘖,创建合理优质群体;后期保花增粒,提升粒重。精量匀播有利于提升单株生产力,是高产种植的重要技术环节。同时,该技术能有用避免小麦倒伏导致的产量下降、品质恶化,是优质种植的基础。
优化投肥结构,实施"氮肥后移"
据研究表明,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基础上,恰当加强氮肥用量不超过总施氮量20%、,并调节氮肥基追比例1:1,追施氮肥时间由返青、起身期推迟至拔节、孕穗期,即"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实现冬小麦的产量、品质双重提升。"氮肥后移"技术结合精量匀播,对塑造梦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提升分蘖成穗率和穗层整齐度、减幼年穗小花退化。加强穗粒数、延缓植株衰老、提升后期光合效率、改善品质等具有明显成效,是冬小麦优质、高产种植技术的核心技术。
科学灌溉,准时防治和治疗病虫害
据化验解析,灌溉有下降小麦蛋白质含量的趋势。若把灌溉与增施氮肥量相结合,则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同时增长,二者呈正相关。因此,优质高产麦田播种前必需浇足底墒水, 保证足墒下种,对冬前底墒丰富、群体适中的麦田,可不浇冬水,将生产上传统的起身水,结合"氮肥后移"技术移至拔节、抽穗期,这样就产生了肥水合理运筹的技术体系。
冬小麦生产后期,增加田间管理,准时防治和治疗小麦的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进一步提升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