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西红柿易出现青枯病,对产量有很强的影响,严重发病时基本失收。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重要是经过土壤传播。化学防效较差,重要以农业防治和治疗为主。西红柿经过嫁接青抗1号等砧木品系,能明显提升对青枯病的抗性。
一、接穗品类选用。选用适应市场需要的优异品类,如引自澳大利亚的石头果、荷兰的伊利果及我国华南红宝石等良种。
二、播种前预备。选用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的当年或隔1年生的种子。用冷水浸4-5小时,再用种子消毒剂浸泡40-50分钟消毒,洗净后坚持20-30摄氏度催芽。一般24小时左右后即可播种,苗床宽为90厘米最好,便于嫁接时操作。每亩大田需留苗床(砧木圃)25平方米,苗床应两畦并列,以利于嫁接时覆盖遮阳网。
三、适期播种育苗。棚室西红柿一般于1月中下旬播种。嫁接西红柿育苗比普通育苗应提前7-10天,以利准时定值。砧木品类采用营养物质钵育苗或苗床假植育苗。即砧木种子出苗后,当小苗长至2-3片真叶时,选择晴天将小苗移植到养份杯中,或按10厘米×10厘米移栽到苗床。移栽后准时浇定根水,要增加肥水管理,培育节间中等、主茎粗壮的健壮苗。接穗品类按照气候条件恰当比砧木晚播7天左右,或在砧木发生一片真叶时播种。接穗品系应恰当稀播,不再进行移苗假植,接穗苗床离砧木苗床不宜太远,以免嫁接时采接穗不便。由于气候变化的 因素,砧木、接穗成长速度差异较大时,应采取调水分、温度施肥等对策,促使成长速度的一致。同时.要准时防治和治疗病虫害为害小苗(猝倒病)。
四、嫁接工具预备。双面刀片、嫁接夹、接穗盘、纱棉布、内拱架农用塑料膜等。
五、采用切接办法。西红柿嫁接办法重要有劈接和插接,以劈接(切接)为主。嫁接应选择在棚温20-28摄氏度的晴天进行,干热、阴雨天不宜嫁接,晴天应在遮光条件下作业。经几年试验,下午5时至晚上12时嫁接最适宜,成活率高达98%以上。在砧木5-6片真叶时嫁接,将砧木苗床提前一天淋足水,并喷高效灭菌剂灭菌。嫁接时,将砧木苗保留基部2-3片真叶处割断,一般留10厘米高,真叶上应留2-2.5厘米高,并在横茎中间垂直向下切1.5-2厘米切口,然后,将接穗保留顶部2-3片真叶,相反偏向各斜削一刀,成小“V”字形,注意插入砧木切口,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嫁接时应一边嫁接,一边在棚室内打好小拱棚。做到边嫁接边盖薄膜,避免水分损失,以利提升成活率。
六、嫁接苗管理。嫁接苗成活率的高低,除了嫁接操作质量外,更主要的是接后管理。遮阳网要选用遮光率达80%以上的遮阳网,坚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棚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恰当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当温度降至在20-25摄氏度时为适宜。随着接后天数加强,通风时间应拉长,3-6天后,可透散射光,接后5-7天,视天气接口愈合状况,可去掉嫁接夹,同时下降遮光率,逐步过度到完全撤走棚膜和遮阳网。10天后完全进行正常育苗管理,并准时抹除砧木腋芽,拔除未接活及染病苗。
七、嫁接苗定值。嫁接苗定值时,应选择接口愈合完好、成长正常的健壮苗,栽植时接口应距地表10厘米以上,后期盖土也应避免掩埋接口,防止接穗重新发根入土。嫁接西红柿重要是预防青枯病等土传病害,但对晚疫病、灰霉病、绵疫病等重要靠空气和昆虫传播的病害没有防治效果,因而仍然要按通例种植对策准时进行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