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烤食型红薯种植管理技术

时间 : 07-15 投稿人 : 林永 点击 :

烤食型红薯种植管理技术

1、深耕作垄,施足底肥

种植红薯要求土层深厚、疏松。好深耕耙耱施足农家肥,亩施农家肥以2800-3000担。垄作可以加深耕层促进根系发育和薯块膨大。方法是先开沟施农家肥后覆土起垄,垄高27厘米宽60-70厘米,把肥料包在垄中再用锄头在垄背开一行或二行10厘米浅沟,把薯苗顺沟平放,根稍弯曲插入土中用手压实,在底墒不足时应浇水扦插。

2、早栽浅播,合理密植

早栽可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产量。春薯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扦插,夏薯多在麦收后抢时早播。扦插深度一般以5-7厘米为宜。扦插密度为春薯每亩3500-4000株,夏薯5000-6000株,短薯品种可适当增加。

3、加强田间管理,措施适当

(1)查苗补苗:苗期常因地老虎危害造成缺苗,要及时用敌百虫青草毒饵渗杀或人工捕捉。补苗时带水补栽以保证全苗。

(2)中耕保墒促早发:缓苗后及时中耕保墒、提高地温以促早发。注意不要松动根部土壤。

(3)适时适量追肥灌水:实践证明薯苗成活后可以轻施氮肥,特别在结薯期薯块根开始膨大,吸肥力强用肥量大,可将钾肥施在垄的良策。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后期应在8月中下旬结合叶面喷视为好。或在裂缝处亩用腐熟人粪尿250-500千克顺缝浇灌。红薯是耐旱作物,但在茎叶生长盛期,如果遇有干旱天气出现可小水轻灌。后期土壤水分不宜过大,如果遇有连阴雨天气应注意排涝防止田间积水。

(4)提蔓摘心和叶喷防止茎叶徒长:过去多数群众认为翻蔓可减少蔓节生根,防止徒长。实验表明翻蔓方法可造成减产,应在拉蔓期推行"提蔓"方法,提后将蔓仍放回原处。摘心方法是在秧蔓长到30-50厘米时,将籽顶端1-3厘米部分摘除,控制秧蔓伸展促进块茎膨大。另外红薯叶面喷多效唑,可抑制茎叶旺长促进薯块膨大。在拉蔓期间亩用50克多效唑兑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但喷后如果遇降水(24小时内)还需重喷。

(5)中耕挖沟弥缝促进薯块膨大: 这在红薯膨大期适用,中耕除草挖沟弥垄面裂缝,可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小号促进薯块膨大。

4、适时收获,安全贮藏

红薯收获时间宜在霜前进行先割蔓然后轻挖。注意轻放、轻装、轻运严防破伤。最后将无伤无病未受冻害的红薯块堆放在薯窖内,加强窖内管理特别是温度管理。

相关文章

  • 夏玉米间作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间作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井陉县地处晋冀交界处,属太行山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产的红小豆是正宗的“天津红”品种,也是河北省外贸出口的名牌。为了有效地提高出口创汇型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调整种植结构,井陉县农业局技术站开展了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开发应用研究,在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总结出了适合山区夏玉米...

    496 种植常识 红小豆 红小豆行业资讯
  • 亚麻油的保存方法
    亚麻油的保存方法

    在保存方法上要注意三点:1.要想达到比较好的食疗效果,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来用食用;2.亚麻籽油在保存时,要选择避光、低温(最好是5度恒温)的地方,避免氧化;3.最好选择小包装的亚麻籽油,如果是大包装的打开后食用时间比较长,容易氧化,不饱和脂肪酸会慢慢变成饱和脂肪酸。...

    1987 亚麻 农业种植 亚麻保鲜储藏
  • 红米种植技术之烂秧防治及早抓
    红米种植技术之烂秧防治及早抓

    一、红米种植技术之烂秧症状1.绵腐型烂芽: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根、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外产生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为土褐或绿褐色,幼芽黄褐枯死。2.立枯型烂芽:根芽基部有水浸状淡褐斑,后长出绵毛状白色菌丝,有的长出白色或淡粉色霉状物,幼芽基部缢缩,易拔断,幼根变褐腐烂,成簇、成片死亡。3...

    2137 农产品加工 红米 红米种植技术
  • 有机红小豆都有哪些食用功效?
    有机红小豆都有哪些食用功效?

    有机大米、有机粗粮、有机果蔬、有机菌类、有机鱼等等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被称之为“心之谷”有机红小豆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蛋白、低脂肪、高营养、多功能的小杂粮。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有机红小豆食量功效有哪些?有机红小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

    2374 红小豆 农村创业项目 红小豆行业资讯
  • 河南直播水稻面积超160万亩
    河南直播水稻面积超160万亩

    在现场指导的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室主任尹海庆研究员说,作为机械化水稻种植方式,省农科院已在全省设立了20个示范点进行试验。目前全省直播水稻的面积已超过160万亩。水稻是河南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但是,目前水稻生产从育苗到移栽,生产程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水稻直播则解决了这一问题,简...

    516 水稻 农产品科普 水稻行业资讯
  • 花生的栽培技术
    花生的栽培技术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各地区皆有栽培,而随着栽培技术的完善、提升,花生的产量也在不时的突破,经济收益也越来越高。那么花生该怎么栽培呢?一起来看看花生的栽培技术吧。1、整地施肥花生喜欢比较疏松的土壤,如果土壤过粘过硬,不宜花生的成长,所以做好选择比较疏松的壤土栽培为宜。但是也不宜连座,这...

    2109 粮油作物种植常识
  • 河南省芝麻新品种
    河南省芝麻新品种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总结交流了高木酚素芝麻HL03及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探索了“科研单位+种植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的高木酚素专用芝麻商品生产模式,并现场观摩了高木酚素芝麻新品种HL03高产示范田。高木酚素芝麻HL03是由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种质资源研究团队历时7年,在对50...

    478 芝麻 农作物有哪些 芝麻行业资讯
  • 水稻叶片发红是什么病
    水稻叶片发红是什么病

    水到在成长各个阶段中都会出现个别病害,而病害最直接的体现症状,就是经过叶片体现的,叶片的直接变化就代表了相应的病状。有栽培户发现水稻再抽穗拔节时期,开始有叶片变红的征象,那么这是什么起因,侵染了什么病菌为害,还是说是生理性病害,详细的状况。接下来就就要具体介绍一下。一、出现 因素其实出现红叶不止是一...

    2849 粮油作物知识普及
  • 新收获小麦种子贮藏要点
    新收获小麦种子贮藏要点

    新收获小麦种子贮藏要点:1.防吸湿小麦皮薄、疏松,吸湿性强,红皮、硬质小麦的吸湿性弱于白皮、软质小麦。因此,含水量在12%以下的麦种应采取密闭贮藏的方法及时入仓,以避免种子吸湿返潮,保持种子的活力。当小麦种的水分达13%~14%时,必须将种子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当小麦种子的水分达14%~14.5...

    481 小麦 农产品介绍 小麦保鲜储藏
  • 玉米种植不是施肥越多越高产
    玉米种植不是施肥越多越高产

    玉米种植过程中如果施肥太多,容易造成玉米抗性下降,从而变得容易得病,还可能倒伏。这样的情况下玉米产量不仅不会增加,还会大幅度减少。除了对玉米本身的危害,过度施肥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和空气都造成污染,而后还会危及人体和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那么玉米到底该怎么施肥呢?这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气候情况...

    1284 玉米 农产品简介 玉米行业资讯
  • 豌豆贮藏保鲜技术
    豌豆贮藏保鲜技术

    作为菜用的豌豆,应保持豆粒柔嫩鲜甜,但采收时已进入高温季节,采后极易变质,故采后须立即冷藏,温度在0℃左右。贮藏温度过低易遭冻害,表现为呈水渍状斑块随即腐烂,所以应采用科学的贮藏方法:1.冷却贮藏法把清洗的豆粒投入100℃沸水中漂烫2分钟左右,捞起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内温度、沥干水分装入塑料袋中...

    2892 豌豆 种植创业项目 豌豆保鲜储藏
  • 红米孜然炒饭—减肥营养两不误
    红米孜然炒饭—减肥营养两不误

    红米孜然炒饭材料:红米50g,玉米(小个)1个,鸡胸50g,芥兰梗50g,番茄50g,紫甘兰1片,孜然粒3g,盐2g,料酒10ml,干淀粉5g,洋葱5g红米孜然炒饭做法:1.玉米清洗剥粒,与红米一起入电饭煲焖成米饭。焖好后翻散自然冷却。2.鸡胸切小粒,用料酒、干淀粉腌制片刻。3.芥兰梗斜刀切小段,番...

    1958 种植常识 红米 红米行业资讯
  • 绅士度假亚麻风 要舒适也要摩登
    绅士度假亚麻风 要舒适也要摩登

    夏天是最适合踏上旅途的美好时节,即使在假期,自我要求严格的绅士们也不会让自己的形象稍有邋遢。微醺的风吹拂过草尖,听着海浪的声音,享受着耀眼的阳光…儒雅的亚麻西服衣着笔挺自然是当绅士的重要条件,在品味人士假期的旅行箱中,温文尔雅的亚麻西服是必备品。在炎夏要一丝不苟又要清凉透气,面料自然是...

    732 亚麻 种植创业项目 亚麻行业资讯
  • 水稻种植技术之水稻移苗移栽技术
    水稻种植技术之水稻移苗移栽技术

    一是水稻种植技术之适时早栽能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有效分蘖数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显著提高产量。时间在前作收获后日平均温度稳定在 15℃ 以上,就可以开始栽秧。香格里拉县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二是水稻种植技术之种植密度密度适当能有效利用光能和充分利用地力,保证个体正常发育和群体得到最...

    1374 水稻 农作物分类 水稻种植技术
  • 小麦全蚀病防治
    小麦全蚀病防治

    小麦全蚀病危害症状主要表现在:灌浆期到成熟期,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一般发病麦田可减产10%至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全蚀病防治措施:1.土壤处理。小麦全蚀病发生重的地块亩用50%多菌灵...

    432 小麦 农产品常识 小麦病害防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