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栽培范围极广,但随着它的栽培面积不时发展,它的病虫害为害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到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栽培户酿成经济损失。那么为害向日葵产量和品质是哪些病虫害?一起来植物资料网看看吧。
1、菌核病
向日葵菌核病是由病原核盘菌导致的,多出现在春天低温多雨期间,发病时向日葵的茎杆或叶子发生褐色病斑,随着病情扩展,褐色的病斑逐渐蔓延至其他位置,最后病斑处产生同心轮纹。而在潮湿环境时,病斑处产生白色的菌丝和褐色的菌核,病情严重时,植株萎靡枯萎,病变组织腐朽易断,内部有黑色菌核。
防治和治疗办法:菌核病的发病重要 因素是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以及种子中潜伏越冬,待来年气温回升,开始大量繁育,借风力传播,最终侵入向日葵。所以在栽培时就要做好这些对策,将土壤进行深翻消毒,病残体集中烧毁,种子消毒灭菌,减少病原,栽培时增施磷钾肥,加强植株抗病力,发病时了用甲基硫菌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等药剂喷洒治疗。
2、黄萎病
黄萎病重要为害向日葵成株,多出现在低洼地以及栽培密度大时,发病时叶尖开始褪绿,后整个叶子褪绿,叶脉之间发黄后转褐,随着病情扩展,病重的植株叶子逐渐干枯死亡,空气湿度的环境,叶面发生白色霉状物。
防治和治疗办法:和菌核病好像,也是病原体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冬,待播种后从伤口或幼根侵入,预防办法和菌核病一样。发现病株要准时将其清除出田间烧毁,病穴要进行消毒,必要时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成效良好。
3、锈病
锈病时向日葵易引发的真菌性病害,在此病流行期,可引起向日葵严重减产,叶子、叶柄、茎秆、葵盘都可被感染,发病时发病部位产生少量的孢子堆,随着病情扩展,孢子破裂后产生褐色的粉末,引起后期产生黑色的粉末,最终引起植株枯死。
防治和治疗办法:病原一样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或度夏,所以预防对策和前两者犹如,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系栽培,栽培时增加管理,增施磷钾肥,加强抗病力,发病时,将病株清除出田间烧毁,在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防治和治疗。
4、霜霉病
霜霉病在幼芽和成株皆可发病,在低温高湿、土壤湿度大一级或重茬地易发病。发病时叶子开始褪绿,叶背有白色绒状霉层,引起植株成长缓慢、矮化征象。随着病情扩大,褪绿面积扩展,白色绒状霉层蔓延,病情后期叶子变成褐色枯死状,植株失去向阳性能,往往引起结实失常或空秆。
防治和治疗办法:霜霉病重要是病菌在种子中潜伏,待播种后,气温回升,病菌开始繁育侵入。栽培时一定要实行轮种办法,选择抗病力强品系,合理密植,发现部分病株,准时拔除带出田间烧毁,大面积发病可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和治疗。
以上是植物资料网带来的向日葵常见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对策,关于向日葵的病虫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想了解更多的,敬请关心植物资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