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绥化采用玉米一埯三株技术每公顷产量突破5万斤

时间 : 08-03 投稿人 : 伊兮 点击 :

随着秋收接近尾声,今年在绥化市首次采用一埯三株栽培技术利用的玉米获得全面大丰收,每公顷平均产量达到4.5万斤,一些地块测产每公顷突破5万斤。

绥化采用玉米一埯三株技术每公顷产量突破5万斤 | 蔬菜种植

这几天,北林区永安满族镇厢黄五村村民许洪涛家的玉米地里吵闹非凡,人头攒动,前来参观的各地农民络绎不绝。首届绥化玉米一埯三株测产暨栽培技术现场会上,许洪涛家测产结果一公顷地产量达到53140斤,让前来观摩的域内外农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乐得合不拢嘴的许洪涛说,今年他用一埯三株技术试种的1垧地赶上用传统栽培技术两公顷半地的产量了。而且,地好种,一次性施肥,省事不费工,来年会毫不犹豫把所有5垧地都用上这个增产增收好技术。

一埯三株技术项目推广绥化负责人李艳秋介绍,一埯三株栽培技术是一种充分应用边行优势提升玉米产量的种植对策,一个坑中栽培3株玉米,出现一个群体。宽大的行间距,让田间通风加倍顺畅了,增大了植株抗倒伏能力。经过加强播种量、扩展玉米株行距,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升光热资源应用率,以此来实现田间的合理化配置,从而激发出玉米成长潜能,正常状况下可大规模提升玉米产量。

北林区绥胜满族镇农技综合效劳中心技术员黄春春在具体了解观摩试验田后表示,一埯三株栽培技术选用的是二比空栽培模式,可实现玉米密度由目前传统栽培的每公顷6万株加强到9万多株,一公顷穗数增了3万多穗,打破了传统的单株栽培模式。技术又采用由中国农科院针对玉米倒伏、秃尖空秆等缺陷专门研发而成的公用养分包,并且宽行通风透光条件做到最佳,发挥出了边行效应的极大值,这样可使玉米出现边行优势、群体优势、竞争优势和抗逆优势,玉米的抗旱、抗涝、抗倒性会革命性提升,发生的利润和效应当然会相当可观的。

玉米一埯三株栽培技术由内蒙古沃坤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共同研发。今年,由北林区沃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效劳站引进绥化市,在北林区试种300亩。目前,此项技术在辽宁、吉林和我省等地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相关文章

  • 黄花菜叶枯病
    黄花菜叶枯病

    黄花菜叶枯病病害主要危害作物的叶片及花苔,严重降低作物的产量,农民朋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黄花菜叶枯病。 黄花菜叶枯病如何防治之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花苔。叶片感病多见于叶尖或叶缘,病斑褐色,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中间呈深褐色,斑斑相连成条斑,从叶尖向下扩展,使叶片局部枯死。花苔受害多在下部近地面处,先产生...

    1492 蔬菜种植教程 蔬菜种植技巧
  • 紫红薯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紫红薯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播前预备1. 种薯选择与处理应选用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紫红薯品系,如广紫1号、济薯18号、越南紫红薯等。每亩需种薯40-50kg。为避免种薯带病,可用51-54摄氏度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4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5分钟。2. 电热保温育苗低温条件下紫红薯发芽困难,可采用电热线保温育苗。在温...

    1332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常识
  • 如何判断玉米收获最佳期间
    如何判断玉米收获最佳期间

    目前处于玉米收获前期,许多地方农民看见玉米的苞叶发黄松散了,就能够收获了,还有认为只要不收割,玉米还能够灌浆,所以一向等到植株干枯才收获果穗,其实这些均是个误区。只有玉米籽粒真正成熟时,才是收获的最佳期间,玉米收获过早和过晚都会对玉米产量酿成损失,那么如何判断玉米籽粒成熟能够收获,有以下几点:  1...

    1545 蔬菜 种菜禁忌
  • 辣椒腐皮病防治药方
    辣椒腐皮病防治药方

    辣椒腐皮病发作时,会让椒农们非常的烦扰,我们搜寻了治疗此病的药方,来一起看一下腐皮病的农药防治办法: 药液浸种:用30%倍生(苯噻氰)乳油兑水1000倍液浸泡种子5—7小时后带药催芽直至播种。 苗床土壤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畦面用95%恶霉灵原药粉(绿亨1号1克兑水34克喷洒土壤。也可将1克绿亨1号粉剂...

    2583 种菜方法 蔬菜种植常识
  • 茶园弹采、养鸡、有机肥,都为管出好绿茶
    茶园弹采、养鸡、有机肥,都为管出好绿茶

    弹采 养鸡 有机肥 都为管出好绿茶。本期节目重要内容:茶树采嫩芽,为什么掐断不行,偏要弹断;采摘技巧差别,对绿茶品质影响有多大;灭虫又锄草,茶园里的鸡,怎么还成了生态修复的急先锋。妙招、高招都为管出好绿茶。《科技苑》马上为您讲述。(《科技苑》 20171204 弹采 养鸡 有机肥 都为管出...

    330 蔬菜 蔬菜种植技巧
  • 莲藕炒肉的做法
    莲藕炒肉的做法

    莲藕炒肉秋季第一蔬——白胖胖的莲藕,现正出产时期。莲藕生性寒,有清热凉血、止血散瘀作用;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含有鞣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有明显的补益气血之功效...

    655 莲藕 莲藕综合
  • 红美人柑橘苗价格多少钱一棵?怎样栽培?
    红美人柑橘苗价格多少钱一棵?怎样栽培?

    红美人柑橘是橘子橙子类的杂种,是柑橘的一个品类,它的外皮是橙色的,果肉吃起来软糯、甜度非常高,吃起来有橙子的清香!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成熟上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那么红美人柑橘苗价格多少钱一棵?怎样栽培?一、红美人柑橘苗价格多少钱一棵?红美人柑橘苗价格差别市场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会受到高度、米径、...

    1856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教程
  • 陕西泾阳县泾河新城转型茯茶小镇
    陕西泾阳县泾河新城转型茯茶小镇

    600年后,这一缕茶香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被重新发掘,在茯茶的发源地,打造出一座茯茶镇,与正在重新焕发生机的古丝绸之路一道,绽放出独有的瑰丽斑斓。日前,国家旅游局下发文件,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成为了2017年度陕西省唯...

    760 茶叶 茶叶行业资讯
  • 金针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金针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金针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 金针菇的各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34℃,最适温度23℃左右;子实体分化要求的温度为10~15℃,最适宜温度为12~13℃,原基可在10~20℃的范围生长,超过23℃,形成的原基会萎缩消失。子实体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为5~20℃,最适温度为8...

    2614 金针菇 金针菇种植技术
  • 猕猴桃果园秋天管理技术要点
    猕猴桃果园秋天管理技术要点

    目前,正是猕猴桃品质出现的关键期间。那么,果农应该做好哪些管理办法,使猕猴桃品质和产量得以提升呢?8月12日,记者专访了常年扎根在基层一线的陕西省眉县果业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赵英杰。对此,他为广大果农提出以下建议:枝梢修剪:立秋后,果农要对过于密闭的果园枝梢进行修剪,目的是为了提升果园通风透光性能和...

    2466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百科
  • 茄子生妨碍及防治和治疗对策
    茄子生妨碍及防治和治疗对策

    1、缺钙1.症状及形成缘故原由。茄树缺钙时,植株扩展迟缓,幼叶叶缘掉绿,网状叶脉变褐色,为锈状叶;缺钙严重时,果实易出现脐腐病。缺钙缘故原由:泥土干旱缺水;氮、钾肥过多,障碍茄子对钙的接收;空气枯燥,植株蒸发量年夜,补水缺乏。2.防治和治疗要领。增强田间治理,包管水肥提供,增施石膏等钙肥;用0.3%...

    1893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教程
  • 土豆制醋的办法
    土豆制醋的办法

    用土豆作为原料制作的食醋,不仅色泽黑褐、酸香浓厚、风味独特,而且还具有健胃、消食、解毒之功效,深受人们喜爱。其它,土豆制醋,醋醅可长期贮存,随取随淋,便于外销,大大提升了土豆、红薯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其加工技术要点如下:  一、配料对策。  1.配料:土豆100千克,谷糠60千克,麸皮40千克,水3...

    2923 种菜禁忌 种蔬菜技术
  • 大葱秋管抓三点
    大葱秋管抓三点

    大葱的种植比较普遍,大葱在秋季的生长比较重要,今天准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大葱秋管抓三点的具体方法: 大葱秋管抓三点的方法如下: 1.追肥浇水。立秋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根系吸收功能转入旺盛期,进入了发叶盛期,对水肥的需要增加,在立秋至白露期间,浇水的原则是“轻浇、早晚浇”,结合浇水追施“攻叶肥”,每亩施...

    1681 蔬菜种植教程 种菜注意事项
  • 苎麻种植要做好适时收获
    苎麻种植要做好适时收获

    苎麻种植中头麻幼苗出土到成熟约90天,二麻约60天,三麻80-90天。苎麻收获过早,剥麻不贯尖,纤维不充实,产量低,品质差;收获过迟,纤维木质化,粗硬,色泽差,降低品质,而且影响下季苎麻的生长。苎麻种植在长江流域的适时收获季节,一般头麻“芒种”到“夏至&rdquo...

    1522 苎麻 苎麻种植技术
  • 苋菜种植生产中的小心事项
    苋菜种植生产中的小心事项

    苋菜喜温暖,较耐热,成长适温23-27摄氏度,20摄氏度以下成长缓慢,10摄氏度以下种子发芽困难。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属短日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天种植,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  苋菜的地理分布  苋菜原产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

    2930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