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的茎基腐病、疫病、病毒病是最为难缠的三大病害。百香果病毒病种类多,足有20多种,且目前尚无药可医;疫病来得快,发病猛,从发病到毁园仅需一周;茎基腐病纵然可防可治,但发病中后期防治和治疗成本太高。救——成本过高!不救——迟早毁园!而这让人颇为头疼的茎基腐病为何在近几年愈演愈烈?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因素:
栽培年限增长
百香果是近年来的一款网红水果,由于当年栽培当年见效,所以效益较好,当前不仅是栽培面积,栽培的年限也在不时增长。
栽培百香果的朋友常会有这样的感触,第一年该病可能还是零星出现,但是到了第二年,可能控都控不住。
实际上,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联合或单独感染所致,其中以镰刀菌、腐霉菌等为主。它们潜伏期长,存活时间久,随着连座年限增长,土壤中积累病菌越多,特别是对于清园时未做好土壤处理的,发病会加倍严重。
土壤问题严重
茎基腐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当土壤形成问题时,其产生是比较重的。
土壤粘重、土壤酸化、菌群失调都会加重该病的形成。土壤粘重、酸化会对根系酿成损害或毒害,病原微生物侵害的机率大大加强;而菌群失调后,土壤中微生物平衡被打破,属于土壤的生物退化,一般出现在土壤物理、化学退化之后,常常土传病害剧增。
重治轻防
5~8月是茎基腐病的发病高峰,对于第二年的苗一般要在4月扒开茎基部土壤晾晒,5月份开始后就要做个别土壤处理,高温多雨季时,每隔20天用灌一次敌克松/咯菌腈+高锰酸钾预防,并增加巡园。
不过,大个别果农都会忽视预防工作,而茎基腐病的发病位置依靠下,不易察觉,一旦地上一些体现出显著症状时,基本就晚了。
农事操作不妥
果园排水不良,夏天强下雨后果园常时间积水,易酿成此病的爆发;因施肥、锄草不妥或白蚁、蛴螬等地下害虫多而酿成根系、茎基部伤口多,易受侵害。
小结:以上几点就是百香果茎基腐病频发的重要起因,我们在防控茎基腐病时应遵循预防为主、土壤为本、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可经过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成长期时,准时修剪、增加排水,加固棚架,预防病虫等来减少伤口与下降侵害概率。积极用药预防,发病初期刮除病部,用甲霜噁霉灵、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噁霉灵·福美双等灌根及涂抹病部。
此外,对于发病严重救治无望的,准时连根挖出,带出园外销毁,并在病穴施撒石灰进行土壤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