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叶榕,学名:(Ficus benjamina)是桑科榕属的植物。分布于不丹、缅甸、越南、所罗门群岛、菲律宾、印度、尼泊尔、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锡金以及中国的海南、云南、广东、贵州、广西等地,成长于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区,多成长于湿润的杂木林中。
是桑科榕属的常绿乔木。瘦果卵状肾形,短于花柱。其高可达20米,胸径30-60厘米,树冠广阔;树皮呈灰色,平滑;小枝下垂;叶薄革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瘦果卵状肾形,短于花柱,花期8-11月;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等地,生于海拔500-800米湿润的杂木林中。它的气根、树皮、叶芽、果实能清热解毒,祛风,凉血等。此外,垂叶榕还能够净化空气,充当装饰品。 【养殖措施】扦插或高压养殖。
扦插养殖容易生根,可在4-6月进行,选取成长粗壮的成熟枝条,取嫩枝顶端,长约10cm,除去下部叶子,上部留2-3片叶,剪口有乳汁溢出,可用温水洗去或以火烤之,使其凝结,再插于砂床中,坚持温度24-26摄氏度,并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后上盆,置于阴凉处,待其成长到20-30cm时再移至光芒丰富处或室外培养。
高压法可在4-8月进行,选择母株上半木质化的顶枝,在上部留3-4片叶,在其下方行环状剥皮或舌状切割,然后用苔藓等包裹,以塑料膜捆扎,40天左右便可生根,待其长至30cm左右,便可取下订植或上盆。
【种植管理】喜温暖湿润环境,忌低温干燥环境。对光芒要求不太严格,耐寒性较强,可耐短暂0摄氏度低温,耐旱性较差。垂叶榕在我国南方种植较易,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只能盆栽,在温室或室内越冬。盆栽器具大小依植株规格而宜,种植土可用富含腐殖质的混在一起土,如用堆肥与等量的草炭土土混在一起,并施入个别底肥作基肥。为了发生良好的树姿,每盆可栽3株苗。一般应置于光明处,但应防止强光直射,尤其是花叶品类最忌日光照射。日照不足,则节间伸长,叶子垂软,长势微小;在阳光下,则叶肉变厚,富有光泽。夏天应多浇水,坚持土壤湿润。盆株应置于光明处,但应防止强光直射,并经常向叶面、空间喷水以促使成长,提升叶子光泽度。冬天抑制浇水,盆土过湿容易烂根,须待盆干时再浇水。坚持室内通风良好。成长期中每半月施一次稀薄的肥水.每2周左右还要施一次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恰当配合个别钾肥。促其叶色浓绿。每年4月需换盆,大型盆栽可2~3年换一次,或每年加土、施肥。垂叶榕类虽具一定耐寒能力,但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摄氏度,成长适温为15-30摄氏度。一般小型盆栽宜每年4月换盆一次,大型盆栽可2-3年换盆一次,以补充成长所需的养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