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黄瓜霜霉病发病的主要环境要素有温度和空气湿度,其中空气湿度是最主要的发病条件。为此,防治和治疗霜霉病首先要做好生态防治和治疗,抑制发病条件。
1.下降棚中湿度,晴天小水勤浇,阴雨天坚决不浇水;膜下供水,杜绝大水漫灌。
2.增加通风,控温控湿。早晨先放风15分钟,下降棚内空气湿度,同样在下午关棚前也要放风15分钟,此时温度坚持在20摄氏度左右。在上午8-13时闭棚升温,使棚内温度由10摄氏度-13摄氏度快速上升到25摄氏度-30摄氏度,超过33摄氏度开小缝放风,下降湿度使相对湿度逐渐降低至75%左右。下午13-18时开大缝放风,降温排湿,坚持棚内温度2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低于80%,不适宜霜霉病出现。18-0时棚内温度逐渐降低到15摄氏度-20摄氏度,相对湿度逐渐上升至80%,病菌形成钝化。由午夜0时到次日早晨8时,大棚内温度降低到10摄氏度-13摄氏度,相对湿度可达到90%以上,此时也不适合病菌侵害。
3.高温高湿闷棚。高温闷棚是有用防治和治疗霜霉病的对策之一,但要小心高温闷棚时必需坚持土壤水分较高闷棚头天要浇水,才能保证闷棚成效;闷棚的次日还应浇一次水。闷棚对策:选择晴天,将大棚封严,使黄瓜成长点位置的温度快速升到45摄氏度,保温2小时,然后采用多点放风法降温,增加管理;或者第一次闷棚后,隔4天再闷一次,10-15天再闷一次,也可抑制病情扩展。
4.增加营养物质,提升抗病能力。增施磷钾肥,提升植株抗病性,结瓜后摘除依靠下一些老叶及病残叶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在结瓜盛期即24-25片叶后摘顶,抑制养分成长。成长中后期长势弱,养分不足,容易诱发霜霉病,可采用叶面喷施氮糖液补充养份,氮糖液的配比为:白糖1份、尿素0.5份、水100份,间隔5天喷1次,间断喷5次。如已形成霜霉病,可在氮糖营养物质液加58%瑞毒锰锌或65%代森锰锌500-600倍液喷雾。最好在午后3-4点喷施,以喷洒在叶背成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