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Narcissus tazettaL. var. chinensis Roem. ):又名中国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异。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叶由鳞茎顶端绿白色筒状鞘中抽出花茎(俗称箭)再由叶子中抽出。一般每个鳞茎可抽花茎1~2枝,多者可达8~11枝,伞状花序。花瓣多为6片,花瓣末处呈鹅黄色。花蕊外面有一个如碗一般的呵护罩。鳞茎卵状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蒴果室背开裂。花期春天。
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十。 水仙鳞茎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外科用作镇痛剂;鳞茎捣烂敷治痈肿。牛羊误食鳞茎,立刻发生痉挛、瞳孔放大、暴泻等。 水仙"哑花",是指水仙在种植过程中花葶中途夭折,花蕾枯萎或花未开先衰的征象。为什么会形成此类征象呢?
(1)鳞茎质量差如鳞茎较小或遭遇病虫害,根盘干朽,发根少。
(2)水培不得法比如水质不洁,换水不勤,光芒不足,室温偏高,通风不良。
(3)水培季节过失如在霜降前鳞茎休眠期或清明后气温升高时水培,都难于开花。
避免水仙发生"哑花",应针对上述起因,采取如下对策:首先,要选择优质鳞茎(三年生的),此类鳞茎略成扁圆形,肥大底部根盘显著,根点密聚。其次,利用雨水或池塘水,如用自来水,应先放罐(桶)内贮存1天再用,并堤防每天换一次清水。第三,多见日光,放室内通风向阳处,室温坚持在10度-15度条件下养护。选晴朗温暖的日子,于上午10时后至下午3时前放室外背风向阳处,经受低温锻炼。北方冬天气候干燥,每天要向植株上喷些水,有利水仙花的强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