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西葫芦长有大肚脐,严重影响了商品性,什么起因?怎么预防?
答:西葫芦“大肚脐”是一种生理性畸形,一般在西葫芦落花后容易发生,脐部特别大,且向外凸出,商品性差,产生的 因素重要是抹瓜药剂应用不妥。预防西葫芦“大肚脐”需小心以下三点:
掌握好抹瓜时间西葫芦的花朵大都在凌晨4-5时完全开放,等到白天再抹瓜就有点晚了。因此,抹瓜时间应恰当提前,以头天傍晚花朵似开不开时最为合适。
掌握好抹瓜药的浓度生产中常用的抹瓜药剂一般为赤霉素。抹瓜药的浓度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低时应恰当提升,温度高时应恰当下降。如果棚内温度较高,菜农不知道将抹瓜药的浓度降下来,就会酿成西葫芦发生许多“大肚脐”果实。其它,还需要做到抹瓜的面积尽量大个别,药剂浓度尽量小部分。这样既能达到梦想的坐瓜成效,又不会发生药害,产生“大肚脐”。
掌握好正确的抹瓜办法用一只毛笔蘸药后,在西葫芦幼瓜的对称部位各抹一道,防止发生瓜条偏头、大头或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