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的农民发现在小麦成长后期往往出现死穗征象,引起小麦的品系和产量下降,严重时减产50%以上,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小麦死穗的 因素是什么?该怎么防治和治疗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死穗 因素
1、纹枯病。发病是茎基部1~3节叶鞘上发生椭圆形褐色病斑,病菌侵入茎杆后,会出现褐色的椭圆形眼状斑,酿成茎杆是谁坏死,最后引起植株肥水供应不足而亡。
2、全蚀病。重要症状是黑脚白穗,发病是根会变褐或变黑,植株矮小、稀疏,叶子逐渐变黄,杨花后麦芒变白,整个麦穗会逐渐变成白穗,根部肥料,直至植株死亡。
3、根腐病。重要症状是根系肥料,麦穗白枯,在小麦整个成长期都可出现,病菌侵入根系和小苗,借助风雨传播,在小麦杨花后受害最严重,最后到根系腐烂,叶子枯黄而死。
4、赤霉病。前期体现为苗腐、茎腐,后期发体现为穗腐,发病初期小穗上颖壳上发生水浸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扩散后会出现粉红色霉层。
5、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将根茎咬坏引起死株,许多农户在栽培时没有准时药剂土壤处理,只是地下害虫数量逐渐上升,尤其是金针虫有所加重,常常会酿成死苗、缺苗形成。
6、机械损害。在进行中耕锄草、追肥、灌溉操作时不堤防,都会导致茎杆折断,引起传输组织破损,导致小麦死苗或死穗,其它大风雨、冰雹等自然要素也会导致小麦机械伤害,酿成死穗。
二、防治和治疗办法
1、纹枯病导致的死穗,可在播种时用药剂拌种,能有用的推迟纹枯病发病时间100天以上,同时减轻后期发病程度;二是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喷施禾果利或三唑酮,能有用的抑制发病程度,减少后期死亡数量。
2、全蚀病导致的死穗,在采收后准时处理麦秸麦茬,减少田间菌量,在播种时不要用带有全蚀病的种子,或者播种时药剂拌种,都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减轻病害程度。
3、根腐病酿成的死穗,一是轮种倒茬,二是土壤处理,用多菌灵拌土,在耕地前撒施,三是药剂拌种,或者在发病时喷洒禾果利和粉锈灵喷雾防治和治疗。
4、赤霉病。要提前喷药防治和治疗,可用多菌灵或禾果力兑水450千克,对小麦穗不匀称喷雾,雨后要补喷一次, 保证成效良好。
5、地下害虫导致的死穗,可采取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的措施防治和治疗,在犁地前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拌细土匀称撒施,成效较好。
6、机械伤害导致的,能够在进行中耕锄草、追肥、灌溉操作时,应该尽量防止人为机械伤害,同时做到合理密植,科学管理,避免倒伏。
以上是小麦死穗 因素及防治和治疗对策介绍,指望能协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心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