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苗
(1)育苗方式
栽植667平方米甘蓝需苗床面积30——40平方米,用种50——75克。第一茬甘蓝一般是露地冷床育苗;第二茬甘蓝多用温室育苗,苗床应充分整平施足育苗肥,一般施腐熟过筛农家肥20——25公斤/平方米,与土充分混匀,上铺菜园土2厘米左右,耙平,浇足底水备播。
(2)育苗时间与播种
莒南县第一茬甘蓝多在8月底至9月初开始干籽撒播;第二茬甘蓝宜掌握在第一茬甘蓝定值40——50天开始催芽播种。播种量为2——3克/平方米,播后覆过筛园土1厘米左右。培育成苗龄30——45天,6——8片真叶,节间短,无病虫为害,未经过低温春化的甘蓝幼芽。
(3)苗床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坚持20——25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0摄氏度;齐苗后白天温度应降至15摄氏度不超过25摄氏度;真叶长出后,应增至15——20摄氏度。浇水坚持苗床湿润,不宜形成过干或积涝,同时.要做好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和治疗。
2.订植
第一茬甘蓝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中旬订植;第二茬甘蓝可在前茬甘蓝收获后移栽,或在收获前20——30天套栽,订植前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kg,尿素10——15kg,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5——20kg,深耕20——30厘米,耙细整平起垄。垄宽40——50厘米,高10厘米左右,然后开沟订植,株距30——35厘米,667平方米栽苗4500——5000株。移栽时,堤防浇足订植水,施底肥不足的可在株间点施提苗肥,一般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左右。
3.订植后管理
(1)温度:订植后至缓苗前,应尽量少通风,提升棚内温度,促使缓苗。白天20——25摄氏度,夜间不低于10摄氏度;缓苗后温度应降至18——20摄氏度,超过25摄氏度应准时通风降温;结球期温度宜掌握在17——18摄氏度。
(2)追肥、浇水:甘蓝缓苗后到结球前,应增加行间划锄,保进发根,一般需划锄3——4次,同时应小心恰当浇水,开始结球时停止划锄,结合浇水,一般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公斤,加快叶球成长。
4.收获
待甘蓝叶球长实时,应进行分期疏间采收,既防止集中上市,又可加快未充实叶球的成长。采收时,应保留少许外叶呵护叶球,避免玷污和伤害。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冬天种植甘蓝病虫害较少,重要是防治和治疗甘蓝猝倒病、霜霉病、黑腐病等。常用的化学药剂有72.2%普力克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7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进行交替喷雾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