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午,冷雨不时,寒风逼人。在铜梁区平滩镇插腊村蔬菜基地,业主敖小龙和农民工一起给菜秧增温保暖。
敖小龙是当地种菜能手,也是永丰蔬菜合作社负责人。他说,进入大雪后,他们采取保暖增温办法,让菜苗顺利萌发,安全越冬。归纳起来,重要有以下三招。
第一招是“住”进养分袋保温。
笔者在一个棚室里看到,村民将菜秧种子放进一个个茶杯大小的塑料袋里,袋里已装了大半袋肥料。随后他们在袋里摁个小洞,把种子播入,再撒上细泥盖好。
敖小龙介绍说,这个袋子是营养物质袋育苗,对种子来说,它好比一间小屋子,里面空气流动小,挡住了寒风的侵袭。加上外面还有棚室及小拱棚的双重呵护,能起到明显的保温防寒成效。
第二招是加热性肥料提高地温。
在另一大片露地莴笋地,笔者看到青翠的窝笋苗旁边都盖着一块块白色的地膜,村民们弯着腰往地里撒着肥料。认真看看,肥料是一种细细的黑褐色粉末,轻轻一摁,手感十分松软。
敖小龙说,这些肥料重要是油饼、菌料、草木灰、复合肥和少量细泥面组成,属于发热性肥料。将它们腐熟后撒到地里,可释放热量,起到保温防寒的成效。
第三招是铺上地热丝增温。
笔者走进一个棚室,棚内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为10摄氏度。“这几个棚都加上了地热丝,相当于给菜秧铺了一床‘电热毯’。”敖小龙说,地热丝又叫地热加温线,能发热使棚室内的温度升高到10摄氏度以上。他们一般选用的是发热量上千瓦的地热丝。
需要小心的是,棚内必需安放一个温度计。当棚内温度太高时,应关掉电源,恰当降温,避免高温烧苗;白天遇上晴好天气时,能够不用地热丝。
其它,如果苗床土壤干燥需要浇水,须先关掉电源再浇。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