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栽培基地。
使用块茎无性繁育时,种薯在土温5-8摄氏度的条件下即可萌产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摄氏度。适于植株茎叶成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摄氏度。夜间最适于块茎产生的气温为10-13摄氏度(土温16-18摄氏度),高于20摄氏度时则产生缓慢。
出土和新苗期在气温降至~2摄氏度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产生期为全生育期中用水量最大的期间,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办法。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公斤的状况下约汲取氮6.65-11.65kg,磷酸2.8-3.3公斤和氧化钾9.3-15.3公斤。
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梦想。密度每亩葆苗不能少于40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