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虎尾兰(S.cylindrica)又名棒叶虎尾兰、筒叶虎尾兰、筒千岁兰等,茎短或无,肉质叶呈细圆棒状,顶端尖细,质硬,直立成长,有时稍弯曲,叶长80-100厘米,直径3厘米,表面暗绿色,有横向的灰绿色虎纹斑。总状花序,小斑白色或淡粉色。
圆叶虎皮兰圆叶虎尾兰,属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原产非洲热带地区。茎非常短,种植中通常无茎。叶从根部丛生,圆筒形或稍扁,长l米以上,直径3厘米,顶端急尖而且质硬,叶的其余一些肉质较软。暗绿色有灰绿的条纹。花布列成总状花序,60—70厘米长,小斑白色。
圆叶虎尾兰叶形似羊角,非常有趣,适合布置厅堂。小株也可供家庭盆栽。
喜丰富和温和的日光,用沙壤土栽培,盆要大并经常翻盆。养殖可用叶剪成10厘米小段,晾干后插人士中,一般先生根后发生地下根茎,再在根茎上出新芽,因此新芽常常在盆边钻出土面。也能够分株但不能一下子分得过小,而是将叶和根茎过密的植株分成几盆,待长得拥挤时再分。
习性
宜温暖、干燥和日光充溢的环境,不耐寒,忌阴湿,耐半阴。在光芒较暗处植株尽管也能成长,但长势较弱,叶子呈浅绿色,叶面上的虎纹斑及某些品类的金黄色镶边、银脉会减退,甚至消逝。因此,除夏天稍加遮光,避开烈日暴晒外,另外季节都要给予丰富的光照。此外,还应堤防在光芒较暗处种植的植株不可立刻曝晒,以免酿成日灼病。成长期浇水做到“干透浇透”,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小心肥水中氮肥含量不宜过量,否则会使叶面上的虎纹斑减退。冬天移至室内日光充沛处,12摄氏度以上可继续浇水,使植株成长,如果抑制浇水,坚持盆土干燥,也能耐5摄氏度的低温。因根茎粗大,且平卧成长,根系很快就会长满花盆。因此,每年春天都要翻盆一次,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可用腐叶土、园土和粗砂各一份的混在一起土栽种,如果掺入少量的骨粉成效更好。
用途
圆叶虎尾兰叶子挺拔,形似宝剑,叶面上的虎纹斑给人以虎虎生威之感,某些品系叶缘上的金边更是美丽,适合作中型盆栽点缀阳台、客厅、书房、商场等处;短叶虎尾兰、姬叶虎尾兰株形小巧可爱,叶面上的虎纹斑和金黄色宽边清新雅致,宜作小型盆栽装饰书桌、几架、办公桌等处;圆叶虎尾兰形态,像竹笋又似羊角,盆栽观赏成效独特。除盆栽外,虎尾兰还可地栽布置温室中的沙漠植物景观。
培育
虎尾兰的养殖可用分株和扦插的措施。
分株:适合全部品系的虎尾兰,一般结合春天换盆进行,对策是将成长过密的叶丛切割成若干丛,每丛除带叶子外,还要有一段根状茎和吸芽,分别上盆栽种即可。
扦插:仅适合叶子没有金黄色镶边或银脉的品系,否则会使叶子上的黄、白色斑纹消逝,成为普通品系的虎尾兰。措施是选取健壮而充实的叶子,剪成5-6厘米长,插于沙土或蛭石中,露出土面一半,坚持稍有潮气,一个月左右可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