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学名:Fragaria × ananassa Duch.)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叶三出,小叶具短柄,倒卵形或菱形,叶柄长2~10厘米,聚伞花序,有花5~15朵,聚合果大,直径达3厘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草莓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均有种植,欧洲等地广为种植。 草莓养分价值高,含充足的维生素C ,中医认为,草莓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肿,解热祛暑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热烦渴等。
棚室草莓订植后至保温前管理的好坏,是 保证草莓全苗壮苗和提升早期产量的关键,应做好这一阶段的田间管理工作。
勤浇水。订植后20天内坚持根茎部周围土壤湿润,促发一次根。晴天土表发白时在傍晚沟灌洇水和补浇水,有条件的在垄背中间设滴灌管带灌水。
查苗补缺。订植活棵后准时查苗补缺,并拔除死苗和无心苗,7天后再查苗补缺1次, 保证全苗。用来补缺的苗应采用预留的壮苗。移苗前1天浇足水,在第二天傍晚或选阴天带土团补栽,栽后准时补足水,晴天补水持续3天以上,促使成活。
浇稀粪水。活棵初期,结合浇水施1~2次稀薄腐熟畜粪水,促使植株快速恢复成长,建立发达根系。肥料浓度不能过大,避免酿成肥害伤苗。盖地膜前能够在垄面上匀称撒施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棚室施用量为6-10千克,结合松土进行。
浅松土。在补肥浇水后浅松土2-3次,使土壤透气,促发新根并防除杂草。草莓植株周围松土1-2厘米深,阔别植株的地方恰当加深至2-4厘米。
摘老叶除新茎。看苗情和长势摘叶。长势弱的田块要轻摘、迟摘,摘除发病叶片和枯老叶;长势旺的田块要重摘、早摘,但应在活棵半个月后开始,摘叶以每个根茎保留 4片展开功能叶为度。摘叶时连叶柄一起摘除,以免影响根茎上一次根的产生。结合摘叶摘除新茎,每株视长势留1个新茎,其余新茎从基部掰除。
覆盖地膜。覆盖地膜能够增温保温,减少土壤水分散失,坚持膜下土壤湿润。10月上中旬选晴天晌午前后覆盖地膜。一般选用黑色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能控制膜下杂草成长,避免发生草害。作业时掏出草莓苗的洞口尽量小些,以加强保温成效,减少从洞口长出的杂草量。
防治和治疗病虫。棚室草莓订植后至保温前,应重点防治和治疗褐斑病、芽枯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防治和治疗褐斑病、芽枯病和灰霉病,可在订植成活后用50%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或50%农利灵8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或者在开始现蕾时,用10%多抗霉素5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出现白粉病后,用12.5%腈菌唑2000倍液或20%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间断防治和治疗2~3 次。害虫重要是蚜虫,可用50%抗蚜威2000倍液,或1%苦参碱800~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和治疗。对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每亩用40%辛硫磷200~300克加水500~750千克灌根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