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杜英(学名:Elaeocarpus sylvestris (Lour.) Poir.):杜英科,杜英属小乔木,高可达10米;小枝纤细,秃净无毛;叶纸质,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上下两面均无毛,边缘有钝锯齿或波状钝齿;叶柄无毛。总状花序生于枝顶叶腋内,花序轴、花柄,纤细,萼片披针形,花瓣倒卵形,花药有微毛,花盘圆球形,被白色毛;子房被毛,核果椭圆形细小,内果皮薄骨质,4~5月开花。8~10月结果。
山杜英的育苗技术
1、采种: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山杜英的果实颜色由青绿色逐渐转为暗褐色时,即已成熟,应准时采摘种子。采种母树年龄应在15年生以上,成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为好。采种时用高枝剪或人工上树剪下果枝,摘取果实,并呵护好母树,尽量减少损坏树冠和树枝。果实采回后,清除枝、叶等杂质,放入水中浸泡3-5天,用手搓或用木棍搅去肉质种皮,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阴干,随即进行层积沙藏。
2、圃地要求:山杜英新苗期喜阴耐湿,因此,苗圃地应选择光照时间偏短、排水良好、灌溉方便、肥沃、疏松的耕地或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旱地。播种前要进行全面深翻,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施足底肥。施肥量:粉碎菜枯饼肥1500公斤·hm~2,磷肥100公斤。有农家肥的应施腐熟厩肥30000-45000公斤·hm~2。重茬圃地施150-225公斤·hm~2硫酸亚铁对土壤进行消毒。圃地深耕细耙后作床,床高20-25cm,宽120cm,步道宽30cm,长一般不超过10m,开好排水沟,苗床要做到土细床平,沟直底平不积水。
3、播种育苗:立春前后至3月上旬为播种期。一般采用条播,播种量为120-150公斤·hm~2,沟宽10cm,条距20cm。播种要匀称,种子播下后,用火土灰或细土覆盖,盖土厚2cm,以不见种子为度。为了坚持苗床土壤疏松、湿润,更有利于种子发芽,使用稻草或铁芒萁等覆盖床面。山杜英发芽出土时间参差不齐,播种前通过催芽的种子30-50天一般均能发芽出土(发芽出土时间最长可延续到一年后)。种子发芽出土后,应准时揭去覆盖物。4-6月要准时锄草,小心防病、排涝。5月中旬锄草一次后,可适量施氮肥。
对出苗过密的地块,在阴雨天应进行减苗,移植到过稀的圃地上。7-9月是苗木高、径成长最快期间,此时,务必增加水肥管理。7-8月要锄草、松土3-4次,同时,追施尿素或复合肥3-4次。施肥要做到适量多次,每次施肥量75-150公斤·hm~2,苗小少施,苗大多数施,严防烧伤。施肥措施,条播苗在条距之间开沟,将肥料与细沙土混拌后匀称施入。对易受干旱的圃地,8月底要在条距间铺草、抗旱保商。8月底至9月上旬停止施用肥料,以免疯长受冻害。条播苗1年生苗高60-80cm,每667m2产苗量达1.3-1.6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