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竹,(学名:Monstera deliciosa)。又名"蓬莱蕉"、"电线草",常绿藤本植物。茎粗壮;幼叶心形无孔,长大后成广卵形、羽状深裂;叶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叶具长柄,深绿色。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开花,淡黄色。茎干上着生有褐色的气根,形如电线,故名"电线草";叶卵圆形,在羽状的叶脉间呈龟甲形散布很多长圆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状似龟甲图案,茎有节似竹干,故名"龟背竹"。肉穗花序,整个花形仿佛"台灯",有灯罩和灯泡。
原产墨西哥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忌日光直射,不耐寒,我国北方均作室内盆栽。
【简介】
龟背竹锈病重要危害叶子。发病普遍,国内外均有报道。发病严重的叶子病斑累累,影响观赏。
【症状】
叶子病斑初为黄色,中间渐变灰褐或灰白色,稍下陷,边缘有一黄褐色隆起线,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毫米。叶背的病部生出黄色和黄褐色的锈粉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病原】
龟背竹锈病(Pucciniapaullulaf.sp.monsterae)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科、柄锈属的真菌感染导致的。病菌的夏孢子初无色,后变黄褐色,近球形,孢壁具小刺,直径20~29微米。冬孢子黄褐色,椭圆形,双细胞,具隔膜,在分隔处稍缢缩,两个细胞易分离,孢壁光滑,具无色孢柄,冬孢子大小24~27×19~22微米。其无性阶段为夏孢锈菌[Uredosp.]。在重庆可见病菌有性阶段冬孢子,而在广州地区迄今仅见其无性阶段夏孢子,并以夏孢子作为初次和再侵害接种体。
【出现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冬孢子在活寄主体上越夏越冬,次年借助气流传播并反复侵害。本病在广州3~6月和10~11月为盛发期,高柔和严寒气候消退。病菌重要在发病叶片上越冬。叶子被锈菌侵害产生坏死组织,常常为炭疽菌乘虚而入,复合危害,加重病情。栽植过密,园圃通风不良,温暖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出现和扩大。
【防治和治疗办法】
1.重发病叶片片应予剪除烧毁。栽植不宜过密,改善园圃通透性。
2.发病前喷洒1%波尔多液呵护。发病时期交替喷洒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20%嗪氨灵800~1200倍液或40%多硫浮剂500 倍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交替喷施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