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学名:Camellia japonica L. ):灌木或小乔木,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先端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蒴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3爿崩裂,果爿厚木质。花期1~4月。
山茶产生落蕾、焦花的山茶,会导致花量减少,花朵早衰,缩短花期,下降观赏价值。其 因素重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干旱、涝害影响。山茶为肉质根,好氧性强,喜湿润。如干旱缺水,易枯根,如浇水过量,会因缺氧而烂根,植株水分代谢遭到破损,引起落叶、落蕾与焦花。
其二、养分不良,养份缺乏或失调。山茶喜肥,孕蕾开花期长,需要营养物质多。现蕾后施肥不足,花蕾发育不良,开花后劲不足,易落蕾或焦花。氮肥过多,植株疯长,氮肥缺乏,枝叶瘦弱,叶薄淡黄,花蕾发育差,落蕾多,容易焦花。花期施浓肥与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也可出现焦花。
其三、气候影响。山茶多在冬、春开放,花期天气多变,寒潮频繁,冷暖突变,光照不足,植株生理机能下降,导致落花焦花。强光直射,花瓣萎凋焦枯,阴雨过量,湿度过大,花瓣腐烂,缩短花期。
其四、盆土结构不良。山茶喜酸忌碱,适宜的pH值为5至6.5,浇花水质不良,施用碱性肥或单施化肥,盆土板结盐碱化,引起根系成长不良,导致花蕾脱落,花瓣焦枯。
避免山茶落蕾、焦花的对策有以下几点。
科学施肥。山茶要求保持淡肥勤施,多种肥料合理搭配,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不施高浓度肥。现蕾后恰当加强施肥次数,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增强光合作用,促使花蕾发育充实。每年浇施或喷洒一次0.1%硫酸亚铁,调节土壤酸碱度。
合理供水。山茶喜阴湿环境,忌干旱与渍水。浇水要做到低温、阴雨少浇或不浇,高温干旱不脱水,平时坚持盆土湿润。长期阴雨或浇水过量,盆土湿度大时,可在盆面撒施干燥草木灰,下降水湿,加强钙、钾、镁等养份,实现水肥和谐,使枝叶成长健壮,花蕾发育充实。
改善光照。山茶喜散射光,忌烈日曝晒,平时养护应减少直射光,坚持通风良好。特别是花蕾含苞待放时,避免强光直射。冬天入室后要坚持光照,避免湿度、温度过度,维持植株的正常生理机能,供花蕾发育,避免落蕾与焦花。
激素调节。在山茶花蕾膨大期,用40ppm至50ppm赤霉素或15ppm至 20ppm的2.4-D喷洒花蕾,每隔两天1次,共处理5至8次。这样可提升酶的活性,控制离层出现,避免落蕾与焦花,促使花大、花艳,延长花期。
替换新盆。盆栽山茶经过多年成长,盆土老化,营养物质耗尽,会引起根系衰老,植株养分不良,花蕾瘦弱,形成落蕾焦花。因此,山茶要定期换盆换土。一般小盆1至2年换1次,大盆3至4年换1次。结合换盆换土,修剪枯根、烂根、衰老根,换进湿润、疏松、肥沃的培养土,促使新根成长,维持旺盛的汲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