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Gin公斤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形成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活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全部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异及品系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成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因为银杏具有生理后熟征象,采收后务必通过40-50 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胚的发育,达到完全的生理成熟,所以一定要在贮藏中给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使胚的发育。常用的办法有:
一、带外种皮贮藏法将采收后外种皮完好无损的种实摊放在通风向阳的场地晾晒,每晚翻动一次,等3-5天后外种皮水分大一些失去而呈皱折状时,装入麻袋放在室内通风处。也可用1 体积种子加2体积河沙(沙的含水量为5%)混匀后,堆放在室内通风处,高20-30cm。贮藏中15-20天翻动1次,抑制河沙干湿度,过干时应恰当洒水增湿,发现霉烂种子,立刻剔除。
二、砂藏法种实采收后,堆积或泡在水里数天,使外种皮烂熟后,淘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浮果,阴干3-5天后与干净的湿砂(黄砂或河砂均可,一定要淘洗干净)混合,种子与湿砂的体积比为1:3-4,堆放在室内通风处,高度不超过50cm。砂的湿度以握在手里成团,水不从指缝中渗出,手放开后砂团散开为适宜。贮藏中每月要翻动1-2次,定期检查避免高柔和砂过干或过湿,并小心防鼠害。这是最安全、常用的办法。
三、窖藏法大面积育苗时,种子数量多,则选背阴、地形较高、排水良好地挖地窖贮藏。窖深、宽各0.8m,长度随种子数量而定。窖底铺10cm干净湿河沙,窖中每隔1m 竖立窖内,至离地表20cm处,盖上湿沙。再填细土堆成尖顶,盖上草帘。窖的四周挖好排水沟,避免雨水流入。气温高于~5摄氏度,封冻前每隔7-10天扒开检查1次,封冻后每隔2-3周扒开检查1次,拣出霉烂的种子。
四、水藏法少量干净的种子可直接浸入清水池中,种子高度不超过20cm,水面高出5cm,2-3天翻动1次,3-5天换1次水。
五、干藏法少量干净种子阴干后,装入麻袋或编织袋内,平放在室内干燥通风处,每袋25-50公斤,经常打开检查,去掉发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