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热带风情的组合盆栽或景观布置庭园中,型态多样的观音莲(Alocasia)常常能以色彩和质感取胜,产生视觉上的注目焦点。
观音莲与芋属(Colocasia)植物容易酿成混淆,事实上,观音莲较芋属喜好阴暗的环境(绿叶品类可成长于光度较强的环境)、成长较缓慢,且在自然界中并非水生。观音莲株高因品系而异,从30-45cm高的‘Black Velvet’至210cm高的绿叶品系‘Persian Palm’均有,大一些品系分布美国热带的第9-10农业区。
观音莲多由组织培养的方式养殖;亦能够未含展开叶的茎段养殖,且新芽会迅速萌出,待1-2周后叶子展开后再开始施肥。
光芒:观音莲的光度需求为遮阴65-73%,因种植地点而有差异。
种植介质:应用树皮、粗珍珠石与草炭苔混在一起成通气性佳的介质,使pH值维持在5.8-6.2、EC值0.75-1.5 mS/cm,肥料应用20~10~20或15~0~15配方。
温度:与另外热带观叶植物相同,观音莲喜温暖的环境,最适成长的土温约为23摄氏度(73℉),最低不可低于18摄氏度(65℉);由于冬天种植较为困难,美国北部的生产业者可于11-12月订植,尽管叶子展开较缓慢,但根部仍可持续成长;随着日长与温度的加强,植株茎部伸长、叶子快速展开,但7摄氏度(45℉)以下植株会展现休眠状态,提早栽培有利于生产较大的植株,或以栽培差别品系的方式调节出货。
病虫害:常见的病害包括:叶斑病(病原菌Alternaria)、灰霉病(botrytis blight)、炭疽病(Anthracnose)、根腐病(Phytophthora/pythium)、立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与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每月以农药防治和治疗;虫害以、类为主。
疑难排除:观音莲性喜潮湿但不宜过度湿润,极度干燥下会使得叶尖焦枯;缺乏光芒或夜温太高易酿成植株疯长。
品系:植株较大、成长势强,且用于景观造园的品类,如A. plumbae ‘Nigra’、 ‘New Guinea Gold’、A. gagaena ‘Califonia’与A. calodora ‘Persian Palm’, 6吋盆植株种植时间为8周、8-10吋盆12周;生产6吋盆之‘Black Velvet’需时12周;翠绿叶子与米白叶脉相间的A. micholitziana ‘Frydek’与具有大型、黑且有光泽的叶子的Alocasia × amazonica(非洲面具型,African mask)品系,生产6吋盆需时12周,8-10吋盆则需时16-20周,非洲面具型品系成长缓慢,需防止过度给水,因与另外品类相较容易侵害根腐与病害,必需注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