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 Linn.):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风铃草,是铃兰属中唯一的种。味甜,有毒。铃兰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无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状茎。具光泽。呈鞘状互相抱着,基部有数枚鞘状的膜质鳞片。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钟状,下垂,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膜质,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结圆球形暗红色浆果,有毒,内有椭圆形种子,扁平。花果期5-7月。
铃兰的养殖办法和种植管理
1、养殖措施
以支解根状茎及根茎末端的小鳞茎养殖,即分株养殖。
分株养殖:春秋天均可,以11月最好。其根茎上有大小不等的幼苗,秋天地上部枯萎后掘起根状茎,将每个顶芽带一段根茎剪切下来栽植,就能成一新株。肥大的芽分株后翌年春可开花,小的需隔1年后开花。秋天从红熟的浆果中洗出种子,可直接播在露地的苗床上,第二年春季发芽。
2至3 年进行一次分株养殖;晚秋,俟植株地上一些枯萎后,掘起根状茎端的小苗进行分株栽培。大型小苗分株后,翌春开花,小型者隔年后开花。铃兰地下根茎的顶端有花芽和叶芽,花芽钝圆锥形、肥短,第二年即可开花;叶芽长圆锥形、尖瘦,在第三年才可开花。第一分株最好留4―6只芽,其中既有花芽也有叶芽,种在深耕、肥沃地上为好。也可在秋后至来春3月上旬时期,将根状茎支解成几段,每段各带4至6只芽,伤口涂抹个别草木灰或硫磺粉,穴内培土约5厘米。如育种或从远地引种时,可用种子养殖,秋季下种,翌春发芽。
2、种植条件
铃兰喜半阴、湿润、凉爽环境,耐寒冷,忌炎热。只要有恰当的阴凉条件,就会以散布根茎的方式快速养殖。遮荫以及潮湿肥沃的土壤是栽好的主要条件,以含腐殖质及砂质土壤为梦想,这种土壤既肥沃又疏水。近代工厂温室商品生产,都采用无污染种植,以提升花卉质量和产量,防止偏施氮肥过量,并少用铵态氮肥,值得小心和看重。
3、种植管理
栽培地以深耕肥沃为好。3-4年后换地再栽,或与其他花卉轮做。栽植株行距25-30厘米,每丛2-3个芽,盖土深5-6厘米。成长期应经常坚持土壤疏松湿润,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发酵的追肥。开花前有恰当日光,花后较耐荫蔽,秋末落叶后,供促成种植时,割取根冠,置2-3℃室内,经2-3周低温处理,取出上盆置背风向阴处,于所需花期前5周移入12-14℃温室中,恰当浇水并置暗处,经10-15天后逐渐向光处,室温升至20℃,底温22℃,并加强浇水和追肥,经3周便可开花。促成种植如不给低柔和黑暗,常不萌发或虽萌发而花葶与叶成长不整齐,有碍观赏。栽植盖土5厘米以上,栽后浇透水。春天萌发后,每15天追肥1次,天旱时小心浇水,花茎抽出后停止施肥;花凋谢后准时剪去花梗,再追肥1-2次。晚秋地上部枯萎后,覆盖腐叶、牛粪,呵护根茎及其休眠芽露地越冬。地栽需每隔 3-4年分栽一次。盆栽多选择肥装而硕大的根茎芽,每盆栽4-5个芽,需每年换盆一次。
促成种植:将低温处理过的根茎栽植,整个种植时期温度维持在18-20摄氏度左右,小心肥水管理,坚持土壤湿润,约一个月能够开花。开花后宜及早剪掉茎枝,仰使养份集中提供根茎。露地在越冬时,可在地表盖草或细土以防寒冻。如果盆栽可在11月掘出有芽的根茎放在3摄氏度――5摄氏度下贮藏14―21天,然后取出栽在盆钵内,但不使它见光,温度坚持在12―14摄氏度,待小苗出土后才使它见光,此时温度抑制在20―22摄氏度之间。然后恰当浇水和追肥。培育适当的话,早先便可开花。如不事先给予低柔和黑暗处理,常使叶子成长参差不齐、花草不得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