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叶基生、簇生,狭长披针形,深绿色,呈尖舌状,边缘有刺状小齿。夏秋在花茎上开花,总状花序,穗状,花橙红色,蒴果三角形。新苗期叶子为2列状布列,植株长大后叶子呈连作状着生。芦荟四季青翠,清新素雅,既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及药用价值。
种植技术芦荟原产非洲,喜温暖,耐干旱,不耐寒,喜光,喜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沙壤土。种植容易,适应性强,成长较快,只要施足有机肥作底肥,平时不追肥。一般家养的芦荟品系以美国芦荟、中国芦荟和日本芦荟为主。相比而言,美国芦荟个大肉多,叶子饱满多汁;中国芦荟个小,汁多液黏;日本芦荟叶子薄而卷。它们的共性是喜光,要求日光充盈。成长环境过于荫蔽,芦荟的成长速度将放慢,还容易导致叶子长得又长又细。但也不可一味长期置于日光下,光芒过于强烈,会引起芦荟处于半休眠状态或停止成长,经太阳高温暴晒易枯梢。
芦荟喜温暖怕寒冷。如果低于0摄氏度,就会被冻伤。当阳台上的温度逐渐降至5摄氏度以下时,就应把它移置到室内环境中。
芦荟忌潮湿的环境,更怕积水,所以浇水不能过多,一般5天至10 天浇一次即可。判断是否应该浇水了,以盆中的土是否干透为标准。冬天更要抑制浇水,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容易烂根。在高温高湿季节,芦荟易得黑斑病,一般用600倍代森锰锌进行防治和治疗。
养殖措施:芦荟能够用扦插法和分株法进行养殖。
1.扦插法:春天3月至4月间进行,剪取成长健壮老株顶端作插穗,插条长10厘米至15厘米,剪去基部两侧叶,放在阴凉处2天至3天,待切口稍干,插于培养土中,坚持盆土湿润,20天至30天生根。
2.分株法:每年春季换盆时,将幼株从老株上拨离下来,另行上盆栽植。新上盆幼株要抑制浇水,夏天放在室外通风、半阴处,每天下午浇水,冬天坚持5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放在室内干燥有日光的地方,才能成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