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学名:Allium cepa),别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荷兰葱、皮牙子等,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能下降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粘度,可用于下降血压、提神醒脑、缓解压力、预防伤风。此外,洋葱还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增强新陈代谢能力,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是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食物。
洋葱育苗抓好五点
一、选择优种
在生产上可选用紫玉1号、紫玉2号、紫星、双环红等紫皮类品类,以上这些品系具有辣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宜出口等特征。这些品类一般亩产在5000千克左右,高产地块亩产能达到7500kg。
二、预备苗床
苗床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每亩种植大田需要苗床面积35平方米左右,用种量0.5千克。播种前施足腐熟的农家肥,再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30kg,然后翻耕,精细整地,做成1.5~2米宽的畦,浇透水,待播。
三、适时播种
播种期早晚直接影响幼芽的大小,从而最终影响到洋葱的产量。早播,小苗成长期延长,酿成养分面积过大,秧苗容易产生抽薹;晚播,新苗弱小,耐寒能力低. 越冬容易发生死苗。所以,要实现高产就得掌握最佳的播种期间,按照当地菜农的经验,在我省中部地区最适宜的播期在白露前后3天(9月上旬)为宜。采用干籽撒播,播后覆盖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培土后,每亩苗床可用33%的锄草通100毫升喷雾,以防除苗床的杂草。
四、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中心以培育壮苗为重要目标。播种后,在畦面上盖一层麦秸,有利于保湿、防高柔和防雨,到出苗前应一向坚持土壤湿润,当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长出时就可揭除覆盖物,视天气状况准时洒水,避免苗床板结,并结合浇水追施少量尿素。经过肥水调控培育适龄壮苗。既要避免小苗长得过大,导致早期抽薹,又要防止小苗成长细弱,影响越冬。一般当洋葱苗长到4片真叶,株高20~25厘米、叶鞘直径6~7毫米时就可定值了。
五、适期定值
订植时应按洋葱苗大小分开移栽,以便其成长一致,并剔除叶鞘直径超过8毫米的大苗和3毫米以下的弱幼苗及病苗。订植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上旬完成,要求日平均温度在4摄氏度~5摄氏度时进行订植。因洋葱从定值到恢复成长约需30天,所以必需在严寒来临前,促进其根系成长发育良好,避免土壤结冻抬根导致死苗。订植密度要求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定值深度以不掩埋五叉股为好。订植完后浇水,促使洋葱苗成活,切忌大水漫灌,酿成土壤板结,不利于洋葱快速恢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