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紫花苜蓿种植技术。本期节目重要内容:紫花苜蓿是西藏老百姓这几年在养殖家畜时饲养最多的牧草之一,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有了人工栽培的紫花苜蓿,高原上的农户就不必再为家里喂养的奶牛缺少饲草而发愁,西藏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有了这大面积人工栽培的牧草,牧民也就不用担心遇到暴雪,牛羊因为缺少草料而冻死饿死的状况出现。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分别从紫花苜蓿播种,第一年成长期的管理,第二年生产期的管理等方面,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在西藏紫花苜蓿的种植办法。(《农广天地》 20180412西藏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主根能扎到地里面二米左右,抗旱、抗寒是它的二个特点,在西藏地区体现的比较充分,叶子中粗蛋白的含量全株的70%左右,在生产过程中,叶子长的越多占的比例越大,紫花苜蓿鲜草的质量就越高。紫花苜蓿分枝后大约20~25天左右,开始开放紫色的小花,进入初花期,这一期间是紫花苜蓿养份含量最高的期间。
紫花苜蓿除了抗旱、抗寒还有二个突出的特征,一个是使用的年限长,第一年播种之后,能够间断收获7~10年,产草旺期重要集中在第4~5年,5年之后产量会慢慢降低。其它一个特点是再生性强,收割后会很快恢复生机,一般一年能够一割2~3次,管理得当甚至能够一割4~5次。了解了紫花苜蓿的特点,请继续观看本期视频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