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大豆种植如何利用机械耕作整地

时间 : 06-06 投稿人 : 蓝灿 点击 :

大豆种植如何利用机械耕作整地

(一)大豆生长发育与土壤环境条件

1、土壤质地

大豆最理想的土壤质地是粘砂壤土、粘壤土、和砂壤土,因为这三种土壤都有较好的通气条件,又有较好的保水能力。砂土通气良好,但保水能力差;粘土保水能力强,但通气不良。

2、土壤有机质

一般情况下大豆种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根系生长良好,植株发育繁茂,籽实产量较高。在大豆生产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一般土壤有机质3-4%,公顷产量能达到2250公斤;有机质含量4%以上,公顷产量3000公斤左右。

3、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对养分有固定、释放与淋失的作用,对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理化性质都有一定影响。大豆对土壤的酸碱度是比较敏感的。土壤偏酸偏碱对大豆根瘤的影响要比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明显,11

4、土壤水分

在大豆生育全过程中,种子萌发出苗需要吸水相当于种子重量的90—110%,比禾谷类作物大一倍左右;幼苗期上部植株生长较慢,根系需较快生长,需要土壤水分相对少些;花荚期需要较大量的土壤水分,以满足大豆生长发育需要。大豆是需水量较多的作物,比较适合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降低到50%以下,大豆生长发育就要受到影响。

5、土壤温度

种子发芽出苗需要土壤温度6—70C,但十分缓慢,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200C,33—360C发芽最快,但幼苗细弱。幼苗期大豆对低温有一定抵抗力,气温低于40C表现受害,真叶出现前,幼苗抗寒能力较强。花芽期以后。此期大豆需要较高温度,花芽朗适宜温度为200C左右,开花的适宜温度为20—250C,温度在230C以下或290C以上开花较少。根系生长最适宜土壤温度为22—260C。

(二)耕作措施对土壤结构形成的影响

1、干湿交替的利用

根据土壤胶体遇湿膨胀、遇干收缩的原理,利用北方地区气候的干湿、冻融交替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在土壤反复膨胀和收缩的干湿交替情况下,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因为湿土变成干土时,由于土壤胶体各部分脱水速度和程度不同,收缩力不均匀,达到一定程度便从土粒中胶结力最薄弱的点位首先断裂,形成团粒。反之,当干土变湿时,土壤胶体吸水膨胀,由于土壤各部分胶体吸水速度和程度不同,产生的膨胀力不均,膨胀到一定程度,使干燥时所形成的某些团粒又联成一体。如此反复干湿交替,膨胀和收缩交替,不断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团粒,对改善土壤通气、透水和养分状况都有重要的作用。

干湿交替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阳离子组成等。凡是有机质含量较高。阳离子组成以Ca+、Mg+等二价离子为主的土壤,干湿交替的作用效果较好。干湿交替虽可形成团粒,但土壤并不散碎,需要进行一定的土壤耕作,在受到机械作用力时才能散碎。在生产上常利用夏季耕作,接纳雨水,经干湿交替作用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并利用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层,形成新的团粒结构。

2、冬春冻融交替的利用

冻融交替是利用北方温度对土壤水势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土温增高时,水势下降;反之,使水势增高。当地面温度下降到O0C时,表土层孔隙内的水分由液态水转变为固态的冰,扩大了上下层间的水势差,使水分向上层运动。随着冻土加深,在冻土和非冻土界面上一直进行着自下而上的水分运转规律,并依次结成冰晶。这种上升的水分,即称为“返浆水”。在栽培上,常用早播技术来利用早春的“返浆水”,解决早春干旱问题。由于冰的体积比同量水的体积大,使旧土壤孔隙容积扩大(约增加 11%,使地面升高),对周围的主体产生压力,使土壤结构性能增强。当春季转暖时,固态水融化为液态水,但是被冰晶膨胀扩大的土壤孔隙却不能还原,形成较大的孔隙,于是使土壤变得疏松,并形成团粒结构。在耕翻土地时,翻伐中的水分冻结时也有膨胀的力。这种冻结力相当于土壤耕作之力,故称为冻耕。

冻融交替作用的效果大小,取决于秋季心土层含水量,冬初的冻结速度、冻结深度和持续时间。心土层含水量多的,冻结速度较缓慢,冻土较深和持续时间较长的,则返浆水越多,冻耕引起的总孔隙越多。反之,冻耕的效果较少,东北地区冻土深度达1~2米,冻结时期长达4~5个月,冻耕效果极显著。

(三)大豆土壤耕作技术及应用

1、大豆土壤耕作技术

(1)大豆平翻耕法

以应用有壁犁,翻转疏松耕层为主体,使农田形成地面平整,耕层结构全部疏松的一种耕法。平翻技术以五铧犁、圆盘重耙、圆盘轻耙、钉齿耙和各种镇压器等配套组合进行。

用五铧犁耕翻时,犁铲切入土壤,借犁壁翻转抛入犁沟,使土垡散碎成覆瓦状。耕翻作业一般以三年轮新翻一次较为合理。

1)耕翻的主要方法及要求

耕翻主要有四种方法:

①螺旋型犁壁耕翻

用螺旋型犁壁变换耕作层上下位置,使翻转180o,适用开荒地和粘重潮湿多草的土地。要求翻土完全,覆盖严密,消灭杂草和野生植物作用强。

②熟地型犁耕翻

要求垡片翻转1350,翻后垡片彼此相连,与地面呈450角,后一轮上举的部分表层土壤紧附在前一轮翻出的土壁上如覆瓦状。该种方式牵引阻力小,有较好的翻土和碎土作用,但垡片覆土不严密,灭草性能较差,在垡片接缝处常有杂草和根茬外露。

③复式犁分层翻垡

将耕层上下层分层翻转。方法是在复式犁主犁铧上前方安装一个小铧,耕深约为主犁铧的一半,耕幅为主犁主体的2/3。作业时,小犁铧先将上层约 10厘米的表层上翻到犁沟中,翻转1800,再由主铧把10~25厘米的土层翻转1350,覆盖在前铧耕翻的土垡上面,起到分层翻垡的作用,该法的底土细粹无架空层,地面覆盖严密,翻地质量较高。

④心土混层犁

是针对白浆土耕层浅,下有白浆层的特点而进行一种耕翻技术。主要是有上下两层铧,而下层铧翻转的土层,不覆盖上层翻转的土层,只是在上层铧翻转土层下面,不让白浆层的土进入耕层上层,只是在耕层下层进行搅拌,达到白浆土改良的目的。此法对白浆土改良效果明显。

2)耕翻深度与时间

我国平翻耕法多用于一年一熟的春大豆区。春大豆区翻地时间因前作不同而异,有时因气候条件而定。麦茬采用伏翻池,玉米、谷子、高梁等茬采用秋翻。在秋翻时间短促、秋雨多的年份,秋翻常不能完成而延迟至次年春翻。翻地的质量以伏翻最好,其次是秋翻,再次为春翻。春翻地一般应在土壤返浆前进行,注意翻粑结合,防止跑墒,做到随粑耪,随镇压。

翻地的深度应根据不同耕层深度和土壤质地确定耕翻深度,一般在20~22厘米。耕层薄的土壤可降低至18~20厘米,耕层深原有机质较高的土壤可深翻达22~24厘米。同一地块不同年份,不宜采用同一深度,避免形成犁底层。此外,耕翻深度还应该考虑下层土壤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如盐分或白浆层等),应防止将有害物质翻到表土层上来。

3)平翻耕法的优缺点

①平翻耕法的缺点:其一是加剧了风蚀。其二,压实了土壤。平翻耕法由于作业次数多,机车进地次数多(一年中机车要进地10次以上)结果就必然出现耕地被“翻暄了,压硬了”的现象;其三,翻转土层破坏了土壤结构,其四,加重了干旱。平翻耕法往往造成“翻多深,干多深”的现象;其五,生产成本高。因为平翻耕法需要的农具型号多,作业次数多,油料消耗大,而耕作效率却又低。

②平翻耕法的优点:其一,铧式犁平翻效率高,是翻地的有效手段;其二,在消灭多年生杂草上有一定效果;其三,在翻压绿肥和秸秆还田上还是暂时不能代替的措施;其四,整地质量较易达到要求的水平。

4)耕翻质量标准要求

① 翻地标准和质量

根据前茬、后作、土壤性状,灵活安排翻深,一般18—24厘米。平翻后田面平整,无漏耕、重耕,犁垡覆盖严密;耕幅一致;耕垫直,百米内直线度误差不超过15厘米;不立垡、不坐垡,对残株、杂草的覆盖率95%以上;、全田翻深一致。

② 耙捞标准和质量

根据土壤墒情和耙地时间确定耙深,一般12—15厘米,耙深误差不超过1厘米。边耙边耪,耙耪后耕层内无大土块及空隙,每平方米耕层直径大于5厘米土块不超过5个,沿播种垂直方向,在4米宽地面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不漏耙、不拖堆,相邻作业幅重耙不超15厘米。

③ 起垄标准和质量

垄向直,50米垄长直线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垄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深度均匀,深度误差不超过±1厘米;垄台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不低于18厘米,垄高误差不超±2厘米,地头整齐度差异不超过30厘米。

④ 镇压标准和质量

压后地面平整,土壤紧实。10厘米土层内,土壤容重为0.9—1.1克/(厘米)3;不漏压,不拖堆。

(2)深松耕法

大豆的整地方法不外乎以耕翻土层为特征的“平翻法”,和以不翻转土层的“深松法”这两大类。黑龙江省近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深松法”比“平翻法”优越。

1)深松耕法的优越性

以深松为主、间隔深松的耕法除了能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① 正确地利用了耕层土壤“上肥下瘦”的规律。只有采取不翻转上层的耕作方法,才能挖掘土壤增产潜力。深松耕法则是典型的不翻转上层又能深耕的方法。黑龙江省多年多点试验表明,采取不翻转上层的深松耕法,比采用翻转上层的平翻耕法,增产10—20%。

② 深松耕法是经济有效的耕作方法。采取不翻转上层的深松耕法,可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油料消耗,提高耕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深松耕法比平翻耕法每公顷可节省油料36.9公斤,提高耕作效率3.75倍。

③ 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深松耕法,能创造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这种耕层构造有它独特的优越性;其一,能协调耕层土壤中的矿质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做到养分的释放和保存兼顾,用地和养地结合;其二,既能以“虚”大量蓄水,又能以“实”保证及时供水,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其三,耕层土壤中大孔隙和小孔隙的比例适当;其四,由于土壤中水分和空气比较协调,有助于实现农田土壤的热量平衡。

2)不同深松方法应用的原则

要合理应用间隔深松法与全面深松法。要根据生态与土壤情况,正确应用全面深松法,以防止不正确的全面深松法造成犁底层呈“上虚下实”或全虚全实的耕层构造。这种耕层构造主要缺点是:其一,耕层土壤矿质化过程极强,腐殖化过程极弱,结果是释放的养分多,作物吸收利用的少,非生产性的消耗大;其二,耕层土壤中大孔隙多,小孔隙少,利于蓄水却不利于供水;其三,耕层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不利于实现农田土壤的热量平衡。

可采用ISQ-250型全方位深松机,该机全方位深松后,土壤的密度在1.2-1.3克/立方厘米,土壤渗透率提高5-10倍。用大犁改装的深松机。要求打破犁底层,深松在30公分以下,要求深浅一致,不得漏松。也可采用ISG-180、210、280型系列深松旋耕机,经测定,深松旋耕过的地块28公分耕层范围内含水量,在干旱情况下,水份比耕翻多8%左右;在雨水较大的情况下,水份减少7%。

3)深松耕法的整地方法

因前茬的不同,深松耕法的整地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玉米茬的整地方法:准备原垄卡种的玉米茬,要在玉米收获后,搞好田间清理;然后在结冻后、下雪前,用钢轨耢子耢垄除茬;春播前再捞一次,耢后随即播种。另外,对紧实的土壤,还可在玉米收获后,结冻前,进行垄体深松,深松深度在15厘米上下,深松同时进行垄上除茬,然后垄体整形扶垄,搞好镇压,为卡种标准化打下基础。

② 小麦茬的整地方法:准备垄上播豆的麦茬,收麦时要低割,在搅前灭茬斜耙两遍,然后破茬搅垄。要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深松方法,墒情好的地方,应采取垄底深松方法;墒情差的地方,应采取垄沟深松方法。垄底深松以15一20厘米为宜;垄沟深松为25-30厘米为好。等杂草出土后,要及时扶垄灭草,扶垄同时带木滚子压垄一次,封冻前再压一次。

4)大豆深松耕作操作

① 深松搅茬起垄

是指以春小麦或亚麻等平茬为前作,在作物收获后进行的边松边搅茬边起拢的耕作作业方式。

作业方法:在七桦犁上安上深松铲,通过拖拉机牵引一次或二次成垄;成拢后在表土稍干时镇压一次,达到播种状态。深松要打破犁底层,深25厘米以上。

② 深松垄翻起垄

主要是对前茬是垄作的地块,在作物收获后,边深松、边垄翻边起垄的耕作作业方式。

作业方法:在七桦犁上安上深松铲,深松垄沟、破旧垄,合新垄,或者深松垄底,趟垄沟、扶原垄。深松垄翻同时起垄,起垄后及时镇压,达到播种状态。

③ 松旋起垄

松旋起垄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可以代替平翻起城的耕技术。这种耕作技术基本不打乱耕层土壤的层次,即可更有效地将耕层土壤旋耕,又同时进行深松,旋松机装上配套机具后,可以一次性作业成垄达到播种状态。

④ 耙茬

耙茬是平播种豆采取的浅翻方法,用这种耕法的前作多为小麦、亚麻等作物。作物收获后,立即用双列圆盘耙耙地灭茬,对角耙两至三遍,耙深12一15厘米,耙平、耙细;播前再耪平即可播种。

2、大豆土壤耕作的应用

大豆播前采取哪种耕作方式,主要以其在轮作体系中所处位置为依据,也就是看它种在什么茬口上,根据茬口确定耕作方式。根据大豆生产实际情况,应建立一个以机械化为手段的,以深松、合理轮作、轮耕、轮施肥为主要内容的,以正确处理用地和养地关系为核心的机械耕作制度。大豆的耕作方法受着轮作制和施肥制的制约。

(1)在大豆前茬为玉米时,应采取原茬耢茬,机械双条卡种大豆,配合苗期垄沟深松的耕作方法。但对要求秸秆还田的地块,以及实行窄行密植时,则仍应采取平翻耕法。

(2)在大豆前茬为麦茬时,应采取麦茬搅垄,垄底或垄沟深松,垄上精景点播的耕作方法。但对麦草间作,需要翻压绿肥的地块,以及为机械化收获创造良好条件时,则仍须采取平翻耕法。

由此看来,大豆的耕作方法,不外乎是以下三种方法;原垄耢茬、垄上卡种、苗期垄沟深松;麦茬搅垄、垄底或垄沟深松;以及需要窄行密植(为机械化收割创造良好条件),秸秆还田或翻压绿肥地块的平翻耕法。

相关文章

  • 油茶的栽培技术
    油茶的栽培技术

    油茶又名茶油树、白花茶,因其种子能够榨油供食用而得名,而且茶油色清味香,养分充足,还能够作为润滑油,而榨油后的茶饼既是农药,也是极好的肥力。所以油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栽培前景良好,那么油菜该怎么栽培呢?一起来看看具体介绍吧。1、林地选择油茶喜光照充溢、气候温暖的环境,喜酸性土壤,忌严寒酷热以及碱性...

    1686 粮油作物种植教程
  • 加强后期水肥管理增加燕麦增产潜力
    加强后期水肥管理增加燕麦增产潜力

    当前冬小麦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正进行着籽粒灌浆成熟等发育过程。到农田里走一走看一看似乎感到小麦丰收年景已经可望,但可望尚不是可及,现在离小麦收获还有一段关键时期,不能放松小麦的后期水肥管理。冬小麦的灌浆是决定冬小麦收成的最后关键时期。正如农谚所述:“麦收三不少,穗多穗大籽粒饱”...

    836 农产品科普 燕麦 燕麦种植技术
  • 红薯的栽培手法
    红薯的栽培手法

    我国非常多的粮食作物,比如玉米,稻米和红薯等,这些在我们生活中都扮演着比较主要的角色。但是相对于红薯来说,其他的粮食作物栽培是比较麻烦的。因为红薯的成长能力与适应能力强,不需要每天时刻观察,但是栽培红薯其实也需要一定的手法。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红薯的栽培手法,一起来看看吧!1、催芽育苗这个想必大家...

    2976 粮油作物种植教程
  • 黑米泡水会掉色吗
    黑米泡水会掉色吗

    黑米泡水会掉色吗黑米掉色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黑米的外表是黑色的,而且它的表层中含有水溶性色素,即为花青素。花青素在接触水后,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导致水变色,所以正常的黑米在淘洗过程中都会出现掉色现象。但是,黑米的表层虽然是黑色的,但它的米心却是白色的,如果在淘洗的过程中,黑米的外表层被擦破,露出白色的米...

    2865 黑米 黑米行业资讯 农作物种植教程
  • 关于小麦种植技术10个问题的回答
    关于小麦种植技术10个问题的回答

    问:什么叫小麦的春化征象?答:小麦从种子萌动早先,其成长点除要求一定的综合条件外,还必需经过一个以低温为主导要素的影响期间,然后才能抽穗、结实,否则终生不实,这一征象称为小麦的春化征象;这段低温影响期间称为小麦的春化阶段;这一特征也称为小麦的感温性。问:小麦经过春化阶段的标志是什么?答:小麦经过春化...

    2449 粮油作物种植教学
  • 秋收后储藏稻米的对策和要点
    秋收后储藏稻米的对策和要点

    稻谷贮藏1、贮藏堤防要点①忌高温:稻谷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或较高温度下烘干,均能加强爆腰率和变色,下降食用价值。稻谷温度高时入库贮藏,还可能出现水分分层和结顶征象,从而引起发热霉变。②要避免发芽霉变:新收稻谷生理活性强,入仓后易产生自热,使粮温上升,引起粮温上层结露生霉。来年春季气温上升,粮堆顶部也易产...

    2636 粮油作物种植技术
  • 甜玉米种植技术
    甜玉米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选销路广、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管理得好的鲜穗亩产可达2000斤以上。2、播种春季在3月中下旬、秋季在7月上旬前。3、育苗选用肥沃的菜园地作育苗床(如在大田直接开出苗床,要在20个平方的苗床上混土撒匀10斤3个15的复合肥,提高大田苗床肥力),并开好排水沟。每亩用100孔育苗盘40块平...

    1545 玉米 农作物种植管理 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种植发生冰雹灾害后改如何补救
    玉米种植发生冰雹灾害后改如何补救

    1、植株伤口消毒。雹灾过后,可以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整株喷雾,以减少细菌或真菌等病原物的侵染。2、追施速效氮肥。在雹灾过后,每亩可酌情追施10-15公斤尿素,以促进后续展开的叶片能够形成较大的叶面积,保证在籽粒灌浆期间植株能够制造较多的有机营养供给果穗和籽粒发育。...

    2817 玉米 农作物种植教程 玉米种植技术
  • 向日葵--公杂1号
    向日葵--公杂1号

    区试平均产量为1454.13kg/hm2,较对照种“白葵杂3号”增产25.13%;1998~1999年省生试平均产量为1843.87kg/hm2,较对照种“白葵杂3号”增产14.30%。基于该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及在多年省区试和生试中的表现,2000年4月...

    2206 向日葵 农产品科普 向日葵选种育苗
  • 青稞面介绍
    青稞面介绍

    青稞面简介地球上只有青藏高原适合于青稞生长。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高寒、无污染、昼夜温差大等)使青稞比任何一种麦类有效营养成分更多、医用的功效更好。它不但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天然叶绿素、抗氧化酶、黄酮等活性物质,尤其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是,青稞面还富含功能奇特的营养素—&mda...

    1018 青稞 农作物种植类别 青稞综合
  • 宁乡中学生造芝麻果实分离装置获奖
    宁乡中学生造芝麻果实分离装置获奖

    宁乡县双江口中学学生肖晗从奶奶的日常劳动中突发灵感,发明“螺旋风动式芝麻果实分离装置”,获得全国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湖南省第三十六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近日,记者采访了肖晗。她说,奶奶每年都种植芝麻,“晾晒时风一吹,芝麻秆就倒在地上造成浪费...

    2181 农作物种植管理 芝麻 芝麻行业资讯
  • 红薯种植技术之如何防治裂皮
    红薯种植技术之如何防治裂皮

    红薯种植技术之红薯裂皮防治措施:一、选用抗病良种。二、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无病壮苗。种薯用50℃~54℃的温水浸10分钟消毒。三、实行土壤消毒。每亩用80%二溴氯丙烷1.5公斤对水100~150公斤配成药液或用70%二溴乙烷2.5公斤对水200~300公斤配成药液,在栽插前20天开沟施药并立即覆土起...

    2698 红薯 农作物种植教学 红薯种植技术
  • 什么水果适合宁波地区种植,附宁波市的历史
    什么水果适合宁波地区种植,附宁波市的历史

    宁波可以种植香蕉、柑桔、葡萄、柚子、莲雾、杨桃、油桃、樱桃、草莓、木瓜、圣女果等水果,部分偏远地区还可以种植龙眼、荔枝、芒果、菠萝等水果。宁波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480毫米,这些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水果及水果生长。古代的宁波是一个经济文化重镇,南宋开始宁波有了大批重要官员,还出现一些在儒家文化上...

    301 水果 农作物种植技巧
  • 甜菜丛根病
    甜菜丛根病

    甜菜丛根病是近年来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的一种甜菜病毒病害.1979年我国在包头首先发现后,各产区已相继发现这种病害.该病对甜菜生产危害极大,一般发生田块根减产40%~60%,含糖下降4~9度,严重地块甚至绝产.而且,一旦发病,其后10~15年在种植甜菜仍会发病并严重减产.1、甜菜丛根病的症状7~8月份是...

    1475 甜菜 农产品科普 甜菜病害防治
  • 糯米田茎叶处理除草方法
    糯米田茎叶处理除草方法

    糯米田杂草主要有17种,其中上层草有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莎草科的荆三棱、碱草、萤蔺、野荸荠,柳叶菜科的丁香蓼;中层草有莎草科的日照飘拂草,千屈菜科的节节菜、水苋菜,鸭跖草科的鸭跖草,菊科的鳢肠,苋科的水花生;下层草有雨久花科的鸭舌草、雨久花,泽泻科的矮慈姑,浮萍科的小浮萍。应根据糯米田间杂草发生情...

    489 农作物种植技巧 糯米 糯米种植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