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又名白玉兰、玉堂春、木花树,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原产于安徽、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山西等地区,在北京及以南的地区也广为种植。玉兰花色洁白,花大味香,是园林中主要的早春观花树种,深受人们喜爱,和海棠、迎春、牡丹、桂花配植,有吉祥如意、富有的寓意,并有“玉棠春富贵”的美称。现将玉兰的种植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一、同属中常见的观赏树种
木兰科木兰属约有90种,我国约30种,在园林中常见的种和种植品类有:黄玉兰(Magnoliadenudatacv.Feihuang)、紫玉兰(MagnolialilifloraDesr)、望春玉兰(Magnoliabiondiipamp)、二乔玉兰(Magnoliaxsoulange(Lindl.)Soul.-Bod.)、紫花玉兰(Magnoliadenudatevar.purpurascensRehd.etwils)等等。
二、栽培环境的选择
玉兰喜光,幼树较耐阴,不耐强光和西晒,光照过强或西晒,容易使树木受到灼伤。玉兰可栽培在侧方挡光的环境下,栽培于大树下或背阴处则成长不良,树形瘦小,枝条稀疏,叶子小而发黄,无花或花小;玉兰较耐寒,能耐-20摄氏度的短暂低温,但不宜栽培在风口处,否则易出现抽条,在北京地区背风向阳处无需缠干等对策就能够在露地安全越冬;玉兰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但也能在轻度盐碱土(pH值为8.2,含盐量0.2%)中正常成长;玉兰是肉质根,怕积水,栽培地势要高,在低洼处栽培容易烂根而引起死亡;玉兰栽种地的土壤通透性也要好,在粘土中栽培则成长不良,在沙壤土和黄沙土中成长最好。
三、苗木的起挖和栽植
玉兰不耐移植,一般在萌芽前10至15天或花刚谢而未展叶时移栽较为梦想。起苗前4至5天要给苗浇一次透水,这样做不仅能够使植株汲取到充溢的水分,利于栽种后成活,还利于挖苗时土壤成球。在挖掘时.要尽量少伤根系,断根的伤口一定要平滑,以利于伤口愈合,其它还需要小心的是:不管是多大规格的苗木都应当带土球,土球直径应为苗木地径的8至10倍,不能过小,过小则起不到呵护根系的作用。土球挖好后要用草绳捆好,避免在运送途中散坨。
栽种前要将树坑挖好,树坑宜大不宜小,树坑过小,不仅栽植麻烦,而且也不利于根系成长。树坑底土最好是熟化土壤,土壤过粘或pH值、含盐量超标都应当进行客土或改土。种植土通透性一定要好,土壤肥力一定要足,要能提供植株足够的养份,土壤内也不能有砖头、瓦片、石灰等杂质。栽植时深度要适宜,一般来说,栽植深度可略高于原土球2至3厘米,过深则易出现闷芽,过浅会使树根裸露,还容易被风吹倒。大规格苗应准时搭设好支架,支架可用三角形支架,避免被风吹倾斜;栽培完毕后,应立刻浇水,3天后浇二水,5天后浇三水,三水后可进入正常管理。如果所种苗木带有花蕾,应将花蕾剪除,避免开花结果消耗大量养份而影响成活率。
四、水肥管理
玉兰既不耐涝也不耐旱,在种植养护中应严格遵循其“喜湿怕涝”这一原则。在种植养护过程中,有很多人认为玉兰怕涝,就应尽量少浇水,这类认识和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玉兰怕涝并不等于喜旱,它本身是喜欢湿润环境的,在水分的管理上要掌握好土壤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这个度。笔者经多年种植实践认为:在种植过程中,应该使土坚持湿润而没有积水。在养护过程中,新栽培的玉兰应该坚持土壤湿润,这也是保证其成活率的主要举措。给进入正常管理的玉兰浇水,早春的返青水,初冬的防冻水是必不可缺的,而且要浇足浇透,在成长季节里,可每月浇一次水,雨季应停止浇水,在雨后要准时排水,避免因积水而引起烂根,此外还应该准时进行松土葆商。需要堤防的是:在雨季干旱期间也要准时灌溉,缺水不仅影响植株的营养物质成长,还能引起花蕾脱落或萎缩,影响翌年的开花。
其它,在立地条件差,特别是硬化面积大,绿地表积小的环境里栽培的玉兰,在间断高温干旱天气的状况下,在根部浇水的同时还应予以叶面喷水,喷水应堤防雾化程度,雾化程度越高,成效越好,喷水时间以早8:00以前和晚6:00早先成效最好,晌午光照强时不能进行。对于遭遇涝害的玉兰,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挽救,一是要准时将积水排解,二是要对树体进行遮阴,特别是避免西晒,三是剪除一些叶子和花蕾。
玉兰喜肥,除在栽植时施用底肥外,此后每年都应施肥,肥料丰富可使植株成长旺盛,叶子碧绿肥厚,不仅着蕾多,而且花大,花期长且芳香馥郁。给玉兰施肥,每年分4次进行,即花前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这次肥不仅能提升开花质量,而且有利于春天成长;花后要施用一次氮肥,这次肥可提升植株的成长量,扩展营养物质面积;在7、8月施用一次磷、钾复合肥,这次肥能够促使花芽分化,提升新生枝条的木质化程度;入冬前结合浇冬水再施用一次腐熟发酵的圈肥,这次肥不仅能够提升土壤的活性,而且还可有用提升地温,且施肥量宜大不宜小。其它,当年栽培的苗,如果长势不良能够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能起到有用增强树势的作用。
五、越冬管理
玉兰尽管能耐-20摄氏度的低温,但小规格玉兰和当年栽种的玉兰都应增加越冬管理,除在11月中下旬其落叶后应浇足浇透封冻水外,还应对树坑进行覆草、覆膜或盖土处理,树体可进行涂白处理,避免春天抽条。栽培成活多年的玉兰,只进行浇防冻水和涂白处理即可。
六、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病害玉兰是抗病性较强的树种,重要病害有炭疽病、黄化病和叶子灼伤病。
(1)炭疽病发病症状和规律:炭疽病重要为害玉兰的叶子。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不规则状病斑,或于叶子表面着生近圆形的病斑。病斑初期呈褐色水渍状,表面着生有黑色小颗粒,边缘有深褐色隆起线,与健康位置界限显著。炭疽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在树体上或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水传播到植株上,孢子在水滴中萌发,侵入叶子组织,导致发病。在夏天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植株水肥管理不到位,密不通风,长势衰退时极容易出现此病。
防治和治疗办法:增加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升抗病能力;准时清除发病叶片,秋末将落叶清除并集中进行烧毁;如有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进行喷雾,每10天一次,间断喷3至 4次可有用抑制住病情。特效药剂:喷克菌、醚菌酯、阿米西大等对真菌导致的病害特效。
(2)黄化病发病症状和规律:首先体现为小叶褪绿,叶绿素逐渐减少,叶子呈黄色或淡黄色,叶脉处仍呈绿色,病情发展后整个叶子变黄,进而逐渐变白,植株成长逐渐衰退,最终死亡。
防治和治疗办法: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重要因土壤过粘、pH值超标,铁元素供应不足而导致。能够用0.2%硫酸亚铁溶液来灌根,也可用0.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子喷雾,并应多施用农家肥。
(3)叶子灼伤病发病症状及规律:初期体现为植株的叶子焦边,此后叶子逐渐皱缩干枯,发病严重时新生叶子不能展开,叶子大量干枯并脱落。在立地条件差,如硬化面积大、绿地表积小;长时间高温、干旱、光照过强;土壤碱化或花量过大等状况下经常出现此病。
防治和治疗措施:加强浇水次数,坚持土壤湿润;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升植株的抗性;对树体进行涂白或缠干。
2.虫害为害玉兰的重要害虫有:大蓑蛾、霜天蛾、红蜘蛛、天牛等,也偶有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如有虫害形成,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 倍液杀灭大蓑蛾;用Bt乳剂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杀灭霜天蛾;用4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或5%尼索朗2000倍液杀灭红蜘蛛;用绿色威雷500倍液杀灭天牛;用50%锌硫磷乳剂1000倍液灌根杀灭蛴螬。
七、修剪整形
因玉兰的枝干愈伤能力较差,在不是必需的状况下,一般不做修剪,如树形不美或较乱,应将病虫枝、干枯枝、下垂枝及疯长枝、过密枝及无用的枝条疏除,以利植株通风透光,树形秀美。修剪时间在早春展叶前进行。玉兰一般不进行短截,以免剪除花芽。如需要修剪,应对较大的伤口涂抹波尔多液,以避免病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