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拉丁文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 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胡颓子重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重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
养殖办法:常用播种和扦插养殖。
播种:每年5月中、下旬将果实采下后堆积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成熟自已腐烂,再将种子淘洗干净立刻播种。种子发芽率只有50%左右,因此应恰当加大播种量,采用开沟条播法,行距15~20厘米,培土厚1.5厘米,播后盖草葆商。播种后已进入夏天,气温较高,一个多月即可所有出齐,应立刻搭棚遮荫,当年追肥2次,翌年早春分苗移栽,再培养1~2年即可出圃。
扦插:扦插多在4月上旬进行,剪充实的1~2年生枝条做插穗,截成12~15厘米长一段,保留1一2枚叶子,入土深5~7厘米。如在露地苗床扦插需搭棚遮荫,盆插时应放在荫棚下养护,2个月左右生根,可继续在露地苗床培养大苗,也可上盆培养。
种植管理:移植以春天3月最适宜。不论地栽还是盆栽,都就带有完好的土团。盆栽重要是供厅堂和室内陈设,用普通培养土上盆,可常年在室内陈设或放在室外的疏荫下养护。2~3年翻盆换土1次,盛夏到来之前追施3~4次液肥,盆土应间干间湿。为了使它们大量结果,秋天应继续追肥,冬天可放在居室内继续观赏。还可用来制作树桩盆景,在南方常是进山挖掘野生的老树桩,先在泥瓦盆中蟠扎造型,成形后再栽入盆景盆中。此类方法会破损原来的山林植被,酿成水土流失,不宜提倡。
盆栽胡颓子只开花不挂果,与盆栽时间长短、品类有关,与养份和管理办法密切相关。胡颓子在山上易结果,是.因为成长时间长,根系发达,能从大量的泥土中吸取养份。而盆内栽培的泥土有限,必需通过几年成长,根系发达后,才有可能在肥料丰富、光照通风好的状况下,开花结果。胡颓子品系区别,结果也有差异。如小叶胡颓子与大叶胡颓子相比,小叶难开花结果,大叶可花簇布满全树。为了达到花后座果率高,在成长期每隔10天需施腐熟的农家肥,这样座果可达到开花量的40%以上。初春便可看到满树如缀红玉,晶莹剔透,十分可爱的红果。胡颓子属易开花结果的树种,只要小心管理,施足肥料,年年硕果累累还是能做做到的。